关注防汛救灾
7月28日,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被洪水围困,35岁的党员段晓成刚刚脱险,转身与四位兄弟组成临时 “铲车队”冲进2米多深的湍急水流中。从清晨到入夜,他们用铲车与冲锋舟接力,往返数十趟救出上百人。事后,五兄弟将企业捐赠的2万元奖金全数捐出,用于村里灾后重建。而段晓成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汉子又马不停蹄回到岗位,为受灾群众抢修有线电视,用行动诠释着“党员冲在前” 的担当。
7月28日早上6点,段晓成被朋友的电话吵醒,“水都把车淹了!”惊醒后的段晓成才发现,自己位于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的家已经被水围困,水位已经涨到了家门口的台阶上。“我赶紧叫醒母亲,准备跑出去。”但当时水已经非常急了,段晓成搬来梯子,心想如果没有救援,他就和母亲到房顶上避水。正当他们准备上房避险时,段晓成的一位朋友刚好开着钩机经过,他便和母亲一起坐着钩机从村里转移到太师屯镇政府。水越来越急,眼看着水位不断上升,刚刚转移出来的段晓成心急如焚,村里还有很多老人和孩子被困。此时他看见“发小”王天宇开着铲车准备入村救人。他立马喊住王天宇,和他一起扎进了刚刚逃出的葡萄园村。
段晓成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铲车上他们分工合作,王天宇负责开车,他和王冲负责挨家挨户喊人,遇到行动不便的,就帮着将人背到铲车斗里,再护送着运出村。救人途中,他们又遇到了自发救人的王利新、王利国两兄弟,两人是渔民,开着冲锋舟前来转移群众。五个人就这样组成了临时“铲车队”。他们开着铲车进入村里,遇到铲车进不去的胡同,就放下王利新、王利国两兄弟,让他们驾驶着冲锋舟进村救人。
今年35岁的段晓成打小就生活在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在他的印象里,家乡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洪水,“别说我了,我七十多岁的姑姑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雨水退去后,看着水痕他才知道,村里水深一度高达2米多。但救人时他们顾不上害怕,只想着能救一个是一个。
“我必须得冲在前面。”从早7时到晚7时,段晓成不记得前后进出村多少次。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他们就这样一车一车地将村民转移出来,前后营救了上百人。“我这两天才能说话,之前因为救人时一直喊话,嗓子哑了,好几天出不来声。”段晓成说。救人过程中,铲车陷进了一个大坑里发生侧斜,稍有不慎,一车人都可能被洪水冲走。危急时刻,“铲车队”的兄弟们将铲车斗里的村民转移到冲锋舟上,赶紧把斗子支在了地上稳住车身、阻挡洪水,铲车斗在地上“挠”了很久,才终于脱困。事后想想,段晓成有些后怕,那天他把手机放在铲车上,担忧的母亲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他都顾不上接。晚上,看到疲惫的儿子平安归来,母亲对着他说了句“好样的”!
“铲车侠”英勇救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王天宇、王冲、段晓成、王利新、王利国五兄弟因救人的善举获奖2万元。得知这一消息,五兄弟一致决定将这笔钱捐给葡萄园村村委会,用于灾后重建。“这是你们五个人商量一致的结果吗?”北青报记者问段晓成。“没什么可商量的,家乡遭了这么大灾,有更多人比我们需要这笔钱。”段晓成说。其实,段晓成的家也在这次水灾中受损严重。靠近街道的一间房被洪水冲走,其他五间房也被洪水泡过,地板塌陷,屋里满是淤泥。
雨水退去后,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马上又投入了日常工作——维修有线电视。段晓成是歌华有线的工作人员,受强降雨影响,密云区很多居民家中的有线电视出现了故障,段晓成需要上门为客户维修,从早上上班到晚上七八点,他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雨过了,也要让居民们尽快恢复生活,我们早点给人家维修,大家就早点看上电视。”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