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方盛制药)
转自:方盛制药
赣江之畔,千年滕王阁静默守望。位于上游的江西滕王阁药业研发生产基地的工地上,一场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攻坚工程正紧锣密鼓的推进。2025年5月项目启动后,464根桩基,如同托起巨人的根根骨骼,其精准与否,决定着整座建筑的根基和成果,而施工员鲁靖波,便是这场关键战役中最执着的“毫米级”哨兵。
“桩基是命根,差一毫也不行!”这是鲁靖波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5月23日,正逢南昌初夏的雨季。施工单位为抢工期,采取“24小时三班倒”作业模式,作为首批驻场监管,他扎进了这片24小时轰鸣的钢铁丛林。
“小鲁,这么晚又过来了?”工地门卫晚上看到他总是这样打趣。
“桩基是根基,白天看表面,晚上查隐患。”这对鲁靖波来说,是工作常态了。他蹲在泥泞中,用手电筒照向钢筋笼的焊接点:“这里焊缝长度差2厘米,不符合规范。”“桩基是工程的根基,容不得半点马虎。”他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同步上传至项目监管群,严格督促施工方返工。
这样的夜晚,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桩基施工期间,鲁靖波日均徒步3.2万步,相当于每天绕标准操场走78圈。他从未抱怨过,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正是这种近乎严苛的坚守,让464根桩基在1个多月内全部高质量完成,为后续主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27日,当鲁靖波带领团队对桩基长度进行复尺时,一个细微的异常引起了他的警觉:标尺刻度存在10%-15%的缩尺偏差。他心头一紧,反复比对、触摸、审视后迅速召集团队连夜复核。这一缩尺偏差,将导致实际桩长比桩基标尺桩长短1-2米,若未及时发现,公司将多支出工程费用80-100万元,更可能因桩基承载力不足,将为建筑结构埋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数据就是生命线,差一分一毫都不行。”鲁靖波当即整理测量记录、拍摄现场照片,连夜向公司提交详细报告。他的专业判断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更让施工单位认识到“责任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标尺和准则,决不能缩水”。
核查进场物料
在桩基施工收尾阶段,鲁靖波在日常巡查中又发现了新问题:综合仓库边坑支护未按审批方案施工,他当即下令“立即停工!”
施工方项目经理匆匆赶来:“鲁工,工期紧啊,这点小改动不影响安全……”
“合规和安全没有小改动!”。面对施工方的辩解,鲁靖波拿出图纸和规范逐条比对,直接联系监理单位下发《工程暂停令》,并依据合同条款对责任方处以罚款,最终施工方连夜整改。这次果断的“停工令”,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更让整个项目团队心中夯下了责任担当必须落地与毫末的烙印。
日复一日执行安全检查
鲁靖波的故事,是方盛“责任”价值观在基层一线的生动诠释。责任是勇挑重担的担当:他主动放弃休假,将办公室搬到工地,用三万步的足迹丈量每一寸质量防线;责任是坚持原则的勇气:面对违规行为,他敢于亮剑,用停工令和罚款守护工程底线;责任是防患未然的敏锐:通过毫米级偏差的及时发现,他为公司挽回百万损失,更筑牢了企业发展的根基。
如今,滕王阁药业的桩基已深深扎入赣江之畔,而以鲁靖波为代表的方盛人,以日复一日的“毫米级”守护,用责任铸就的“精神桩基”,都在支撑着我们更稳健的迈向更远的未来。
江西滕王阁药业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