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如今在中国直营店仅剩上海前滩一家,在线购车系统关闭,试驾需电话预约。最新零售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6月,极星汽车中国销量跌至了个位数,仅为6辆;而4月、5月两个月销量无法显示,3月销量仅为1辆。2025年上半年,极星汽车累计零售销量数据不到70辆。
极星汽车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专注高性能电动汽车制造,其前身是一家汽车改装厂商,2005年成为沃尔沃汽车性能车型供应商。2015年,沃尔沃全资收购极星,并将其转型为电气化高性能研发部门。2017年10月,极星汽车宣布独立发展,由吉利控股和沃尔沃汽车共同所有。2020年,极星在华设立独资子公司极星中国。
为拓展中国市场,2023年6月,由极星汽车和星纪魅族联合成立极星科技,主要任务是强化极星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能力。但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一直欠佳,2021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
极星主打“北欧设计”,核心卖点与本土需求错位,极星科技成立后销量情况也没有明显好转。2024年4月,时任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表示,极星汽车因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规划以及智能化、本地化上都没有大的投入,导致其“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极星将研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极星7、极星8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2024年全年极星汽车零售销量也仅1864辆。
中国业务线逐步收缩。自2025年开年,极星开启了针对销售和运营部门的减员计划。极星官网显示,在国内的36家门店中,有14家暂停营业,在营业的还有不少是商超展厅的铺位。
2025年4月,极星汽车发布公告称,与星纪魅族签署了一份终止协议,决定结束双方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根据终止协议,极星汽车将收回中国市场分销权。
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战略摇摆。自2017年极星独立以来,在中国市场的8年时间里已经更换了7位CEO。极星中国区首任CEO是沃尔沃汽车派出的沈峰,在2017年年底离职后,由沃尔沃亚太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接替,期间推出了Polestar 1和Polestar 2两款车,但销量并不理想。此后,极星中国区又相继经历了高竑、内森·福肖、冯旦等多位CEO的更迭,但始终未能改变在中国市场的颓势。2025年前夕,来自星纪魅族的苏静成为极星中国区的第七位CEO。
在全球市场,极星汽车销量表现稍好,但亏损如影随形。2020年至2023年,极星汽车全球累计销量为14.53万辆;2021年至2023年间极星汽车累计亏损20.16亿美元;2024年前三个季度净亏损为8.63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扩大超67%。截至2024年年底,极星汽车总资产为40.54亿美元,总负债为73.83亿美元,已经资不抵债。
2025年上半年,极星汽车全球零售销量为3.03万辆,同比增长51%。其中,二季度零售销量为1.8万辆,同比增长38%。但依旧难掩极星汽车面临的巨大财务压力。
欧洲成为极星汽车当下最重要的市场。2024年,极星在欧洲的销量占总销量的75%,英国、瑞士、德国和挪威是其主要市场,2025年极星进一步加大了对欧洲市场的拓展。虽然寄希望于利润更大的欧洲市场,但极星汽车依然存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