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创新药独角兽,利润猛增280%,底气十足!
创始人
2025-07-31 17:41:50
0

(来源:老张投研)

有人攒钱买房,有人攒钱买药!

你知道糖尿病患者一年要花多少钱吗?

一支长效胰岛素价格在100-200元,若每天注射一次,每月需要3-4支,再加上针头和血糖监测,每月花费约1000元。

如果涉及并发症费用更高。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每次要2000-5000元,若进展为肾衰竭,每年透析需 5-10 万元。

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总经济负担将从2020年的2502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604亿美元。

尽管,我国通过集采和门诊慢特病保障等措施显著降低了糖尿病患者药费负担,但个人自付比例仍约为33.4%

这意味着,在巨额总治疗费用中,糖尿病患者自付金额相当可观。

并且,2023年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2.33亿人,死亡率接近25%

多吃一口,血糖飙升,少吃一口又头晕目眩,不论是从经济负担上还是生命威胁上看,遏制糖尿病迫在眉睫。

然而,现有基础胰岛素需要每日注射,给患者带来不便和负担,周制剂又以诺和诺德的依柯胰岛素为主导,我国本土企业还未有胰岛素周制剂成功上市。

但,这一关键领域的国产破冰,终于启动!

就在20255,甘李药业重磅突破了。

最新显示,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GZR102注射液正在开展Ⅰ期临床试验,并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GZR102注射液,是一种由胰岛素周制剂GZR4GLP-1RA博凡格鲁肽以固定比例组成的复方周制剂,不仅降糖效果优于单用胰岛素,还能减少体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与已上市的基础胰岛素/GLP-1RA固定比例复方日制剂相比,这种长效周制剂可大幅减少年注射频率80%以上,无疑能降低患者的药物依赖,减轻经济负担。

但让GZR102注射液备受瞩目的是,其是目前唯一一款在研的国产复方周制剂,国内外尚无同类周制剂药物获批上市。

这意味着,一旦GZR102注射液成功上市,甘李药业有望填补国内胰岛素周制剂的技术空白,再添一个拳头产品。

目前看,上市步伐越来越快了。

因为,GZR102注射液组成药物GZR4注射液和GLP-1RA博凡格鲁肽注射液均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并且,这两款注射液同样具备先发优势。周制剂上,当前全球仅有诺和诺德的依柯胰岛素获批上市,而GLP-1RA双周制剂则尚未有获批上市的企业。

所以,甘李药业周制剂GZR4注射液和双周制剂GLP-1RA博凡格鲁肽注射液具备了全球大单品的潜质。

这背后的秘诀,在于甘李药业的长期主义—研发护城河。

研发无外乎两点,人和钱,这两点甘李药业全具备了。

一方面,领导人科班出身。

老话说得好,大凡成事,其源于势,而势源于人。

甘李药业创始人甘忠如科班出身,其领导研发出我国第一支基因重组人胰岛素。

2020年,甘忠如带领下,甘李药业研发出门冬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打破了国外药企在国内近15年的垄断局面。

2025年,甘忠如退位,同样也是科班出身的陈伟接任。其曾带队GLP-1类似物周制剂、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长效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预混双胰岛素等项目。

另一方面,钱用到刀刃上。

近五年,甘李药业平均固定资产为19.16亿元,平均同比增速为12.68%;同期,公司最大一项在建工程甘李山东生产基地项目2024年已完成75.52%,除此之外无重大扩产项目。

并且,2020年以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0,远远低于通化东宝、长春高新,那么,甘李药业省下的钱都去哪了?

是,研发。

数据显示,近五年甘李药业累计研发投入约30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41.96%2023-2024年也稳定在20%以上,平均水平远高于通化东宝、长春高新。

既如此,甘李药业研发实力有没有转化为成长优势?

答案是,不仅转化了,而且转化出了两条成长路径

一条把技术变成销量

甘李药业没有让研发停留在实验室,而是借助集采,把三代胰岛素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2021年首次集采中,公司核心产品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报出了48.71一支的低价,较通化东宝低约30元。

借助价格优势,甘李药业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均以A类中标。要知道,在医院采购量执行上A类产品有显著优势。

借此,公司三代胰岛素产品集采组内占比从2021年的13%跃升至2024年的30%,首次超越诺和诺德,位居行业第一。

但在2024年,甘李药业稳量的同时,价开始回升。数据显示,2024年集采中公司赖脯、甘精、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价格较2021年提价超29%

可以发现,甘李药业是把研发优势转化为准入优势,再通过规模摊薄成本,成了集采中的最大赢家。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增长80.75%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估净利润为6-6.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中值近280%

一条向出海要未来。

出海,是甘李药业的必答题

一方面,竞品不等人,2024年诺和诺德的周制胰岛素国内上市,礼来的口服GLP-1预计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若进入国内集采,或将挤压甘李药业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我国胰岛素集采已锁定至2027年底,期满后或将启动新一轮集采,价格周期难以避免。

目前,甘李药业采用“技术转让+产线落地+国家集采”三位一体的PDP模式,且已有实质性进展。

20253月,公司与巴西Fiocruz和本地药企Biomm达成合作,成为国内首家参与南美胰岛素供应链本地化的药企。这标志着甘李药业不再是单纯出口产品,而是升级为技术出海。

所以,甘李药业用集采放量稳基本盘,用创新药打开天花板。前者让今天的甘李“活得更好”,后者让明天的甘李“走得更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