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筑长城
创始人
2025-07-31 06:10:33
0

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贵安举行“送新迎老敬功臣”活动。 王金鑫 摄

贵阳市军地联合为荣立二等功军人家庭送喜报。 王金鑫 摄

朱迪 王金鑫

黔中大地,鱼水情深;筑城贵阳,双拥潮涌。连续九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贵阳以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深情厚谊融入城市基因,铸就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标杆。

在这里,制度创新与真情服务交织,军地联动与全民参与共振,一幅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壮阔图景正在展开。

看制度创新——“兵教师”培养机制领跑全国,“兵支书”群体激活乡村治理,军地“双清单”机制精准对接。贵阳贵安以顶层设计的战略眼光和绣花功夫的精细管理,将对军人的尊崇转化为实际关爱。

谱鱼水情深——驻筑部队闻“汛”而动冲锋在前,星夜驰援彰显本色;“一部一村一校”行动点亮希望,“军民融合养殖”项目富了乡亲……驻筑部队及退役军人以铁血丹心回报深情厚谊,守护万家灯火。

见城市温度——军人子女通过“入学绿色通道”顺利就学;“双拥医院”为军人军属健康护航;“拥军宝”数字平台让服务触手可及;“送新迎老敬功臣”活动彰显从军的无上光荣和对退役军人的关怀;“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活动全覆盖走访慰问贵阳贵安籍现役军人家庭;条条举措落到实处,诉说着对军人的尊崇与关爱。

细微之处见真情,尊崇之光耀筑城。在建军98周年的历史节点,贵阳贵安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书写军民同心、共筑长城的时代新篇,让双拥荣光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奏响强国兴军的激昂乐章。

军地联动聚合力 双拥共建树标杆

盛夏的贵阳观山湖中学操场,热浪蒸腾,口令嘹亮。

“手臂摆动再大一点!保持节奏,最后一圈!”暑假前的最后一堂课,“兵教师”冯廷飞正专注地指导学生训练。

2021年,从西藏军区某部退役的冯廷飞通过贵阳贵安首批带编“兵教师”专项招考,成功转型为观山湖中学的体育老师。

“小时候的两个梦想,现在都成真了。”从绿色军营到三尺讲台,谈起这段圆梦之旅时,冯廷飞眼里闪着光芒。

目前,贵阳市已有83名像冯廷飞一样的优秀退役军人,通过“兵教师”定向培养模式,在中小学讲台上绽放光彩。

这一模式源于贵阳贵安军地联手破题:面对退役军人就业难题,贵阳市委、市政府联合贵阳警备区,协调编制、教育、人社、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兵教师”选拔培育路径。

不仅如此,贵阳贵安还在全国开创了退役士兵通过专项招聘考试“安置”到事业单位管理岗先河,打破退役士兵晋升“天花板”。四年来,贵阳贵安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定向招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累计125名,为优秀退役士兵搭建了“干事有奔头、干好能晋升”的创业平台。

退役军人的成长沃土,是军地双方深度协同培育的成果。近年来,贵阳贵安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出台“一城两兵三服务”工作方案,围绕部队急需、地方所能,合力开展以“学校育新兵、地方送好兵、荣誉励精兵、后方备强兵、社会敬老兵”的“五兵”活动,打造从入伍到建功、从退役到就业的闭合回路,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负责、军地合力、社会参与的拥军爱军新格局。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先后出台《贵阳市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实施细则》《贵阳市拥军爱军“三优一尊崇”工作措施》《贵阳贵安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指引》等政策措施,为双拥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军地联席会议制度高效运转,“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落地落实;制定《驻筑部队及官兵困难问题清单》,精准对接高效解决各类事务。

部队所需即政府所向。贵阳贵安积极回应部队需求,为提升官兵训练与生活条件大力投入改善驻地部队基础设施建设。

贵阳城投集团投入1000万元支持武警贵阳支队战备和军事设施建设,对提高武警部队备战打仗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投入485万元支持驻西藏某边防连队建设拥军文化活动中心;将暖气管道接到某部营房;全力支持省军区革命军史馆管网改造等工程;跨越山海与海军贵阳舰“城艇共建”;“城连共建”助力山岗边防连营区改造,山岗边防连又为清镇市优秀学生设立“山岗边防连奖学金”。

在贵阳贵安军地双方共同努力下,双拥工作加快从政策文本转化为生动实践。从个体的成功转型,到军人家属的妥善安置,再到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这样的实践深刻诠释:当军地协同的种子深植沃土,收获的不仅是个人的华丽转身,更是一座城市对军人职业最崇高的礼赞与尊崇。

军民同心克时艰 鱼水情深暖人心

6月下旬,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灾情就是命令,贵阳市南明区人武部闻“汛”而动,迅速牵头辖区拥军企业,军地联合高效协同,几小时内筹集救援物资深夜冒雨疾驰,第一时间送达灾区。

这场行动在乌当区引发爱心接力,带动社会各界捐赠23万元救灾物资。

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不仅在抢险救灾一线上演,也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烈日当头,在清镇市朝阳村,“军民融合养殖项目”的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证着这个曾经的贫困山村的蝶变。

自2019年结对帮扶以来,清镇市人武部通过支部联建、助学兴教等举措,帮助村民摘掉了贫困帽子。2023年,他们创新提出“产业造血”思路,争取到市级肉鸡养殖重点项目落户,开启“输血”到“造血”式的产业帮扶。

在该人武部积极协调下,帮扶资金迅速到位,标准化鸡舍、蓄水池等设施拔地而起,并引入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协调驻军单位进行回购,彻底打消村民“不会养、不敢养”的顾虑,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既能照顾家人又有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宋智感慨。

在贵阳贵安这片热土上,驻筑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始终践行“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的宗旨,在高质量发展各领域贡献着“军绿”力量。

贵阳警备区创新开展“一部一村一校”行动,对三所中小学校教学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山区孩子圆了“家门口上好学”的梦想;帮助挂钩点息烽县柏茂村和开阳县谷丰村硬化进组公路、改建村委会办公场所、修建排水渠和发展特色产业;各项主动服务、悉心帮困举措,切实解决了一批乡村振兴急难愁盼问题。花溪区人武部在该区批林村投资建设的豆制品加工厂,带动村集体收入加快增长;贵阳贵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新征程续写军人担当。

贵阳贵安创新打造“兵+N”模式——通过系统化培养机制,助力一批退役军人转型为“兵支书”“兵教师”“兵企业家”,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以“兵支书”群体为例,目前全市有200余名退役军人成功转型,扎根基层一线,生动诠释“培养一个兵支书、激活一个村发展”的乘数效应。

从抢险救灾到乡村振兴,从教育扶智到基层治理,贵阳贵安的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抹动人的“迷彩绿”永远冲锋在前,成为黔中大地最温暖的风景线,续写着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

全城共绘双拥景 细微之处见真情

“南明区的拥军优属工作做得很实,真正为我们解决了难题!”谈起孩子从广东湛江转学至贵阳的经历,军嫂赵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23年,因爱人调防,一直在湛江随军生活的赵碧需要为两个就读小学的孩子办理转学手续。

南明区人武部与教育局联动开通“绿色通道”,提交一次材料,专人全程跟进跨省转学过程,孩子很快被优先安排到优质学校就读。

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是部队官兵最关心的重点,也是双拥工作的核心。贵阳贵安坚持把解决好官兵“三后”问题作为提升军人军属幸福指数、荣誉指数的关键系数,围绕军人转业安置、军属就业及困难帮扶、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出台《贵阳市拥军爱军“三优一尊崇”工作措施》,保障军人子女优先入学。2024年,全市共有511名军人子女享受入学入托优先照顾,其中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服役以及立功军人的子女更是获得重点保障。

“多亏你们搭把手。要不,我们两个老家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年初,南明区小车河街道工作人员来到武警某部军士王子豪的家中,看望慰问他的父亲。王子豪的父亲突患重疾,家庭负担陡然增大,街道武装部工作人员听说后,上门了解实情,帮他申请了拥军优抚关爱基金。

2024年5月,在清镇市人武部和息烽县人武部协调下,两地先后出台《驻清部队现役军人就近就医保障办法》《息烽县卫生健康系统驻县官兵免费就诊制度》,明确驻地官兵仅需携带相关证件到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就能免费就医。今年4月,贵阳市与解放军第925医院共同设立“贵阳市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

贵阳贵安军地相关部门单位将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双拥工作的主线和重点,秉持着“部队需要什么,党委和政府就解决什么;部队训练到哪里,服务慰问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军地常态化双拥工作联通机制日益完善,不仅有联络专员负责日常对接和台账记录,市委常委会还定期听取双拥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难题,确保官兵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这样全方位的服务理念,正在贵阳贵安的各个领域落地。

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1842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织就一张暖心服务网。免费公交卡办理、优抚对象短期疗养,覆盖全域的“双拥街”“双拥广场”“双拥公园”,“军人候车室”“强军号”地铁专列等特色服务,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

在全国首创“贵阳拥军宝”数字化平台,通过“1+6+N”模式整合15项便民服务,构建起服务退役军人的数字化矩阵;推出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将军人退役报到需办结的事项由3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并在全省推广。

近7000家企业和商户参与“百行千店齐拥军”行动,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提供专属优惠;与16所高职院校共建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教融合联盟,以“订单式”培训助力退役军人顺利转型,开创了“政校”协作新模式。

从雪域高原的拥军文化活动中心,到“左手牵你、右手敬礼”的集体婚礼;从“贵阳拥军宝”的指尖便利,到“退役军人”奋斗在各行各业一线,从“双拥公园”到双拥一条街……这座城市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深情厚谊,诠释着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深刻内涵。

在这里,尊军崇军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浸润在城市每个角落的温暖实践。

贵阳贵安双拥“成绩单”

“九连冠”

1991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评选活动开始;1994年,贵阳市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截至2020年,贵阳市连续8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喜获“八连冠”。2025年,贵阳市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中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九连冠”。

拥军支前

以“向战为战”为导向,以“部队所需即政府所向”为行动纲领,对全市拥军支前力量进行摸底,全面掌握实施军事保障任务时可提供的保障服务,连续多年高标准、超额完成高学历兵员征集任务。开展“城舰共建”“城连共建”,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等与驻筑部队签订共建协议103份,开展共建活动300余次。

就业安置

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入推行“阳光安置”,成功安置了近千名退役军人,在全国全省开创了退役士兵通过专项招聘考试“安置”到事业单位管理岗先河,为退役士兵创造“干事有奔头、干好能晋升”的机会。

家属就业

出台定向招聘政策和专项招聘活动,将随军未就业家属补助标准从400元/月提标至800元/月,解决上千名随军未就业家属的就业问题。通过落实随军随调家属享受优先安置政策,4年来,100名随军随调家属得到就近就便对口安置。

子女入学

4年来,全市共有2500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享受优先照顾,369名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高危岗位服役以及荣立二等功和战时三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子女得到优先就学保障。

开展活动

每年为驻地现役军人新婚夫妇举办集体婚礼;组织两场及以上军地适龄单身青年联谊交流活动;开展“双拥杯”军地篮球赛……全市各级举办各类双拥晚会、慰问演出100余场次。

“双清单”机制

贵阳市全面推进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制度,建立完善《驻筑部队及官兵困难问题清单》明确列出军地双方需求,并高效对接。截至目前,已帮助解决578项军地困难问题。

军地协调机制

建立定期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协调处理各类军地事务,近年来,共召开20余场(次)联席会议。

社会化拥军模式

开展“百行万店齐拥军”活动等,全市7000余家企业和商户向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餐饮、住宿、旅游等方面的优惠优待,进一步延伸社会化拥军触角。

多个“首创”

推出贵阳市首家“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和“双拥医院”;贵阳市地铁开通首列“强军号”地铁专列,现役军人、贵阳贵安户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相关证件可免费乘坐本地公共交通工具;开通省内首条贵阳至新疆“爱国戍边”拥军主题航线。

打造文化宣传品牌

由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打造的大型歌舞诗剧《颂军魂》,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荐为2025年文华奖参评作品。贵阳市选送的文艺作品《传承》在全国双拥文艺作品征集评选中,获全国微电影微视频公益广告类三等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