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你半年“甜蜜岁月”,蒙阴有何“甜蜜密码”?
创始人
2025-07-31 05:32:51
0

   莲汪崖村黄桃交易市场一片繁忙景象。

  电商使用无损测糖仪检测甜度。

文/片 记者 张志恒 尹睿 蒙阴报道

  今年6月初,济南姑娘小王偶然网购了一次蒙阴黄油蟠桃,竟然开启了她的“甜蜜岁月”。“太甜了!而且品种还不断翻新,什么黄油桃、红毛桃,近两个月来我不停地下单,都搞不明白蒙阴桃到底有多少品种。”

  小王姑娘说的没错。她可能不知道的是,蒙阴桃至少还能让她的“甜蜜岁月”再延长三个月。如今的蒙阴蜜桃已是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8位、桃类第1位的明星产品,蒙阴人用200多个桃子品种织就了一张贯穿五月到十月的甜蜜网,更织出了109亿元的产业版图。这张版图是如何织就的?蒙阴蜜桃为何这么甜?记者近日赶赴蒙阴一探究竟。

 甜蜜旅程

从沂蒙山区直达海南新疆 蒙阴桃卖出“十万八千里”

摘桃子的人

  7月25日凌晨4点,在蒙阴县垛庄镇的桃林里,成东家庭农场的摘桃工人,已经头戴矿灯开始了当天的摘桃工作。农场主类成东戴着手套,将一颗硕大的晚金霞油蟠桃放到框子里,一筐筐的蟠桃,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今早这一批桃基本都是3两以上的,甜度能达到十六七,采摘完就运到交易市场去。也有一些是外地客商从网上订购的,还得给他们发货。”他的这120亩果园,里面种植着十余个品种,按成熟期布局,采收期长达三个月。

  “目前大多数品种的桃子都已经采摘完毕了,目前园子里只剩晚金霞这一个品种了”,类成东一边指着晚金霞桃树一边介绍:“像这种晚熟的品种,产量要比早熟的品种高,但地头收购价要比早熟的品种低。一棵树能产百余斤吧。”在停在桃林外的货车上,放着一摞又一摞的框子,类成东一大早刚刚运送了一车油蟠桃去交易市场。“今天早上摘了130多筐桃,4000多斤。种这一年桃,收益比出去打十年工还可观!”类成东边擦汗边介绍,目前地头收购价保持在五元多一斤,一亩地的年毛利润在一万二左右。日常以家庭管理为主,在疏果、套袋等比较忙的时候会雇人。

  类成东的成东家庭农场共有260余亩桃园,分布在三个村落。2014年,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抱团发展。“以前种老品种‘大久保’,集中上市,量也很大,半个月内必须卖完,价格也卖不上去。现在早中晚熟品种错峰上市,不仅好管理,价格也稳多了。"

  果园里的桃子都快采收完毕了,类成东打算采摘完毕后把果园好好打理一下,除草施肥,为明年桃子的生长做准备。“我也打算尽量把不同时期成熟的桃子品种补齐一些,早中晚熟的桃子品种合理规划和安排,这样不仅鲜桃下市不会断供,也能培养出熟练的工人,对营收和技术提升都是有好处的,次果率也会下降。”

分拣机筛选桃子

  “这条自动分拣生产线,一秒钟就能筛选6颗桃,通过光谱测糖仪自动分拣不同糖度的桃子,确保每一盒桃子的甜度一致,重量一致。”桃之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姜德林自豪地站在分拣线旁介绍道,只见桃子经上料、称重、光谱测糖后,被精准分到不同打包处。“这条生产线一个工作时长能出12000件,是人工效率的8倍以上。”

  在分拣线的末端,工人正将分拣好的桃子套上泡沫网装箱。“我们是从2022年开始做高端分拣的,其中油蟠桃占比最大。”他拿起一箱桃向我们展示道,“以这一箱桃为例,在山姆卖49.9元,里面是7个桃,比市场散卖价格高近一倍。”凭借着分拣的优势,姜德林的公司可以提供品质稳定的桃子,山姆、Ole超市等都是他们的大客户,但桃子的供应和收购始终是关键问题,“像昨天,广州12家店订了一万多箱,我们只交了8000多箱,因为还要兼顾其他客户的订单,目前高品质的油蟠桃根本供不应求。”

不停歇的交易市场

  不管是上午八点,还是下午5点抑或深夜12点,莲汪崖村黄桃交易市场永远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在市场内寻找符合自家收购条件的桃子,时不时拿出测糖仪测试桃子的糖度,也会与桃农商议价格。运桃的叉车、包装桃的工人、巡场的工作人员、装满桃子准备出发的大货车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市场负责人张丽告诉记者,“现在是交易中期,主打中蟠11号、晚金霞这些品种,油蟠7号快收尾了。”张丽介绍,市场是从5月20多号启动交易的,6月初进入全天忙碌状态,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达五六十万斤,即使现在也保持在20余万斤。“两个高峰段最热闹,下午2点到晚上9点、凌晨2点到早上9点,客商抢货积极性很高,地上基本看不到囤货。”张丽说,这种自信源于蒙阴蜜桃的品质——今年少雨天气让桃子甜度显著提升,糖度测试也成为客商收桃的必备环节,优质果售价可比普通果收购价高出0.2-0.5元/斤。

  在市场里,桃农摆摊是免费的,客商按每收购1斤0.1元的价格缴纳服务费。市场提供打包装卸等劳务服务但不抽成,所有交易当天结清。“这样的话周边村民既能卖桃,卖完桃之后又可以在市场打零工,都是当天结钱的,也算是增加收入了。高峰期装卸工一年也能挣个六七万元。”

  为防止恶性竞争,市场也扮演着“公平守护者”的角色。“一旦发现客商抱团压价,我们会通过广播预警,让果农心里有底,不贱卖果子。”张丽解释,这种善意提醒既能保护果农利益,也能维护客商信誉——毕竟做桃生意靠的是长期合作。如今的果农早已摒弃“塞次果”的小动作,客商也敢放心把收好的桃子暂存市场,“优质果不愁卖,残次果有人收,商品意识上去了,整个市场的运转效率就高了。”

  在市场的一侧,4500吨容量的冷库也在运转中,“远距离运输的订单,桃子必须得进冷库‘过冷’,把桃子本身的温度降下来,不然高温会影响保鲜能力,降低桃子的口感,也容易变质,桃子如果变质腐烂的话是从里往外烂,看外观是看不出来的。”张丽指着进出的冷藏车说,目前客商遍布全国,从山东到海南、新疆,蒙阴蜜桃靠着冷链物流直达全国,可以说卖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最远的订单发到新疆,30多小时就能送达。

蜜桃也有“盲盒”

  下午两点多,电商负责人季先生在市场里来回踱步,手里的无损测糖仪不时贴近桃子检测糖分。“这个黄油蟠桃的糖度能达到17。”他兴奋地与桃农商议价格,“5块多收,卖十几块没问题。”作为资深电商从业者,他和同事分工作战,从早到晚转战不同的果品交易市场,一季能收200多万斤桃子。

  在他们的线上店铺里,“蒙阴蜜桃盲盒”卖得最火,“39.9元4-5斤,随机发送3-6个品种,日销两三千单,感觉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惊喜感。”在蒙阴,像季先生这样的电商从业者还有5200多家。他们用短视频记录果园日常,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投放图文广告,将普通桃子打造成“网红单品”。“6月卖黄油桃,7月上油蟠桃,现在马上主推黄毛蟠桃了。”季先生表示。

  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季先生和他的团队才来得及吃晚饭。“好货得抢,明天凌晨两点要再起来收过桃,”他的微信运动显示已走了2万多步,“今年这一季收了4000多斤桃子,测糖仪就没离开过手”。

 甜蜜密码

靠科技引领换品种引品种 “甜蜜网”织就百亿产业链

市场驱动下的品种更换

  蒙阴蜜桃现在确实火了。但是稍微上点岁数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蒙阴蜜桃并不算多么有名。实际上,从1980年第一车寒露蜜桃运抵上海,到如今200多个品种形成供应链;从路边摊讨价还价,到交易市场的标准化结算;从传统批发,到电商直播的创意销售和高端市场供应,蒙阴蜜桃用四十余年才走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跨越是如何完成的呢?

  7月下旬,记者来到蒙阴县旧寨乡长岭村的一片桃林里,裕果苗木合作社的负责人刘刚正蹲在桃树旁观察长势。“这些桃树都是去年种下的新品种,拿回来试种,看适不适合在咱这儿推广,”刘刚站起身来,指着一排排挂着编号标签的桃树介绍。这个占地百亩的试验田像个“品种博物馆”,70多个新品种正在接受严苛的“考核”。

  多年前,蒙阴的大小桃园里,毛桃曾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然而,市场的风向总是变幻莫测。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需求逐渐增加,水果的口感、外观以及食用的便捷性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毛桃虽然口感佳,但其表面的绒毛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扰,清洗时颇为麻烦,稍不注意还可能引起皮肤瘙痒。与此同时,无毛桃——油桃和油蟠桃,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应该是2007年左右,桃农们逐渐发现市场风向变了,大家对油桃的需求比较高,便慢慢增加了油桃的种植面积”。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力荣介绍,“油桃以其光滑亮丽的外表、脆甜多汁的口感逐渐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相较于毛桃,油桃更便于清洗和直接食用,契合了快节奏生活中消费者对便捷性的追求。在油桃家族中,油蟠桃更是凭借独特的扁平果型和浓郁的风味后来居上。扁桃吃起来更方便一些。”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蒙阴的果农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种植油桃和油蟠桃,“桃农看到市场上油桃、油蟠桃卖得好,价格也比普通毛桃高,就想试一试。”如今的蒙阴交易市场里,圆滚滚的毛桃成了“少数派”,油蟠桃的扁脸蛋、油桃的红衣裳,才是市场的主流风景。

科技引领下的品种引进

  从裕果苗木合作社向南40公里,金葵农业的育苗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向来自马来西亚的客商介绍独家代理的“中桃抗砧1号”砧木。“这两种苗同时种了14个月,差别太明显了。”金葵农业的工作人员介绍:普通砧木苗长到60厘米高的时候,抗重茬砧木苗已达1.5米,根系也要比普通砧木苗发达,如网般密布。

  这项源自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技术突破,正在重塑桃树的生长逻辑——传统桃树种12年就需换地,否则会得根瘤病,而抗重茬砧木能在同一块地生长20年以上,亩产提升20%,糖度也增加1.2个点。“目前单卖是10元/株,基地年培育量在200万株左右,市场反馈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订单量已经排到明年春天了”。工作人员介绍,山东地区桃种植规模大,抗重茬需求迫切,未来三年将扩至年培育500万株。

  这是蒙阴蜜桃的另一个密码:科研力量像毛细血管,扎进了每一寸果园土壤。蒙阴与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持续多年,实验室的瓶瓶罐罐里,育出的是能在蒙阴扎根的新品种。以刘刚的试验田为例,每年从科研单位引进几十个品种,最终能通过“考核”推向农户的,往往只有三五个。

  裕果苗木合作社的大棚里,绿意盎然,各种新品种的桃树长势喜人。“你看这棵油蟠桃,在河南表现好,但蒙阴土壤酸碱度不同,必须试种。同时蒙阴县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东西窄,各乡镇位置不同,桃子成熟的时期也有早晚,这就需要推荐给不同位置的桃农不同品种的桃子。”这种谨慎源于教训——早年曾有农户因品种混杂,疏于管理以致次果率高,卖价大砍。

  谈起为何与蒙阴结缘,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力荣笑说:“因为蒙阴桃子种植面积大,桃农的种植技术也高,比较利于新品种推广和规模化种植。”据了解,蒙阴种植桃子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阔,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蜜桃,栽培面积71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占全省总面积的36.8%。

  市场需求是品种筛选的最终标尺。“消费者买桃的时候要看桃子的外观、口感、价格;同样的,桃农在购买桃苗的时候也要看桃子的口感、外观,还有抗病虫害的问题。”刘刚拿起一个黄油蟠桃,果皮泛着蜡质光泽,“现在蒙阴县广泛种植的油蟠7号,已经风靡了20余年,但现在逐渐有了穿孔症的问题,目前正在推广的油蟠17号,在保证口感味道和重量的前提下,提高了防病虫害的能力。”

  讲到正在培育推广的各个新品种,王力荣表示:“过去种植的老品种多为国外培育的品种,能占到当时种植面积的70%左右,现在咱们中国自主研发的桃子新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能达到90%以上,桃子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自主培育,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如今,蒙阴的桃园从初夏便开启了甜蜜的丰收序章。6月3日前后,早熟品种“中油蟠12号”缀满枝头,饱满果实透着浓甜气息;至10日左右,甜度高达19度的“中油蜜玉”悄然成熟,清甜滋味沁人心脾。6月下旬,奶白色的“奶油脆蜜”被细心采摘,带着香甜新鲜运往市场。7月初,单果重约200克的脆油桃进入采收期,沉甸甸的果实令果农忙碌不已。15日前后,红彤彤的“颜玉7号”挂满枝头,通过电商渠道将甜蜜送抵千家万户。7月下旬,晚熟品种“晚金霞”登场,其最佳赏味期不过短短十日……每一颗风味独特的桃子,都精准地在预定时间里长成,200多个桃子品种织就了一张贯穿5月到10月的甜蜜网。

  据介绍,蒙阴蜜桃已成为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8位、桃类第1位的明星产品,2024年,这个山区县的71万亩桃园成功创造出109亿元的综合产值。未来的蒙阴,还会有更多新品种挂果。或许更甜,或许更耐储运,或许带着独特的果香,但不变的是那份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智慧——把消费者的需求种进果园,把科研的力量扎进土壤,就能让甜蜜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鹏工业过会:今年IPO过关第...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0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
李建辉已辞职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澎湃新闻消息,卷入“假院士”“假参事”事件的李建辉,辞去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以下...
在乌镇遇见上海书展!拓展长三角... (来源:上观新闻)漫步乌镇景区,从茶楼到染房,从酒店到民宿,从咖啡馆到餐吧,70多个阅读空间都藏着书...
蚊子练出“抗药Buff”,蚊子... 随着广州、佛山相继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国家疾控局日前将沪苏皖等11个省市列为Ⅱ类地区,提示具有一...
中国发布“双碳”五周年重要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8月15日,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
InXinjiang (67)... 2025年8月,美国何塞·利蒙舞蹈团来到新疆,参加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也是他们首次来到新...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 (来源:中工网)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个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伪装成科研机...
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这张老照片...
“新三样”领跑、航线频增!我国... (来源:中国水运报)转自:中国水运报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
重庆巫山县发生一起危岩崩塌,提... 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8月15日,重庆巫山县大溪乡平槽村1组垮岩子危岩发生崩塌灾情,因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