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网络上晒出脖颈部发黑的照片,经网友提醒后就医,被诊断出存在胰岛素抵抗,甚至已处于糖尿病前期。“脖子黑”就是胰岛素抵抗吗?
我们特邀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邓敏,解答有关“脖子黑”的问题。
“脖子黑”就是胰岛素抵抗吗
不完全是,但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
“黑脖子病”在医学上叫黑棘皮病,主要是在脖子、腋下等褶皱处出现天鹅绒样色素沉着过度的灰褐色斑块,表面粗糙,是胰岛素抵抗的典型信号。
同时还需排查其他因素导致的黑棘皮病,比如生理性的紫外线照射、肥胖、伴黑棘皮的遗传性综合征、恶性肿瘤(腹腔肿瘤、胃腺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也都可能导致黑棘皮病,因此需进一步排除。
胰岛素抵抗有哪些表现形式
一、皮肤改变,比如黑棘皮病(发生率约74%);
二、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三、代谢异常,出现空腹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胰岛素>15μU/ml)、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7mmol/L);
四、异常饥饿感(餐后2~3小时即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反应);
五、女性特殊表现,比如痤疮、月经失调等,都应该引起重视。
如何预防胰岛素抵抗?
第一,要保证均衡的饮食,每日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入。
第二,要保证适量运动,建议一周内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40分钟/游泳30分钟)以及两次抗阻运动(深蹲/平板支撑等)。
第三,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每日保证睡眠时长7~8小时。
第四,学会压力管理,针对中年人,保证每天10分钟正念呼吸练习。
第五,定期进行胰岛素、腰围、体脂率的监测。
已确定胰岛素抵抗该怎么办
首先,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阶梯式管理。第一阶段要控制体重,建议每月体重下降2~3斤。第二阶段增加肌肉含量,建议每月肌肉量增加1公斤左右。主要通过蛋白质补充和进行力量训练。第三阶段要维持体脂率,男性<20%,女性<25%。
再就是科学的医学干预:首选药物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次,目前非常火热的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也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也能管控体重,改善血脂、尿酸等多种代谢指标。最后,每日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食用牛奶、红肉等。如有需要,可到内分泌专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何艳
上一篇:“翻倍基”扎堆医药赛道
下一篇:上海已确定要建成2条地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