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懂你的小心翼翼:翻遍社交平台,研读每篇经验贴,从公众号第一篇看到最新招募,对着要求逐条拆解自己。填问卷时写了又删,生怕不够真诚或太过热情。收到复试邮件,立刻蹲守讨论组,试图摸索面试官的思路。
我们理解你,甚至,我们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只是这个问题确实难答。只谈热情,怕显得虚假;只论专业,又少了温度。
志愿工作,常常是琐碎的。
它没有舞台,难称艺术,即便被称作“幕后英雄”,也未必有人记得。
而你做了许多:
守在检票口重复“您好,这边请”;
微信一响,便在“老师我可以”与“好的,收到”间切换;
花五小时解决的文件可能被替换,写两天的稿子直到灵感枯竭依然被毙稿……
但你依然在做。
只不过你是否发现,这些小事有时能引发蝴蝶效应。
你递出的随身风扇让观众免于中暑,换来一句社交媒体上的好评;
你出于完美主义多整合出的那份PPT,在现场出现突发状况时,帮整个流程完美收尾;
一场活动的圆满落幕,有时正依赖这样微小的幸运。
而你,正是把这份幸运变成现实的人。
能够遇见许多可爱热忱的志愿者伙伴,这是我们的幸运。今年我们请到演员王菊作为志愿者大使,一起欢迎各位的到来。
王菊,演员。参演电影《爱很美味》、电视剧《繁花》《一路朝阳》《独身女人》等作品,以细腻、有层次的生活流演戏方式见长,曾获获国剧盛典“年度优秀演员”荣誉及新时代国际电视节-“新时代最具突破女演员”荣誉。
她对光影世界的炽热痴迷与在表演领域永不停歇的探索,生动诠释着IM志愿者精神。她的每一次角色探索,都倾注着对艺术的无限热忱。
在收到的3028份申请中,大多是零零后,来自五湖四海。学的专业和从事的行业都十分多元。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个体,我们不知道这些大家是在何时何地打开推送、看到我们的文字提交完表单,也许是下班的地铁、学校的食堂、摸鱼的间隙,是操场、KTV、家里亦或无人知晓的角落。
是电影,让我们在此处相遇。
我们读到你在电影道路上的执着,也看到你跨专业学习的突破。
你们的真诚与热切令我们感动,也让我们的选择变得异常艰难。
最终,我们只能尽力做出一个一定不完美的决定:
如果你被选中:欢迎!你将亲手开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如果你遗憾落选:我们知道,“名额有限”的安慰苍白无力。
我们会记得你尝试过,也欢迎你明年再来——如果你依然愿意。
所以希望此刻你不会太失落,因为“被选中”并非唯一的参与方式。在你按下提交键的那一刻,在我们短暂交流的那个时空,联结已然发生。
既然如此,话不多说。
平潭见!
自2013年以来,海峡青年节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累计吸引超4.1万名两岸青年参加,包含超2.3万名台湾青年,其中近半数为首次来到大陆。海峡青年节成为最具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的两岸青年交流“金字招牌”。
今年起,根据活动新内涵、新目标,海峡青年节升格为海峡青年荟。
文|雨莹
编辑|三九
排版|荣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