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孩子每天上下学需要接送,不能离家太远,现在不但能照顾家庭,还多了一份收入。”今年41岁的李淑丽通过“妈妈岗”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仅能照顾到家庭,又有了收入。去年10月,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开始向社会征集“妈妈岗”,岗位要求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不受局限、适合照顾家庭、对技能要求宽松等。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先每集团、鲁泰鞋业、悦贝尔母婴等30余家企业提供了700余个优质岗位,帮助400余名“宝妈”实现就业。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稳就业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临沂市河东区通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三向发力,持续促进就业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人社局主动上门帮我们落实了22万元的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等政策资金,真是‘及时雨’,降低了我们生产经营成本,稳定了职工队伍。”奥德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东区人社局秉持“一切工作到企业”的工作理念,通过择优选配业务骨干、科级干部组建服务“小分队”和政策“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稳定就业岗位,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上半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38万元,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26家,带动就业1086人;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50万元、技能提升补贴120万元、青年人才津贴256.2万元、青年人才购房补贴17.5万元。
注重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标志性产业链等就业岗位的挖潜扩容,拓宽劳动者就业新空间,推动产业带动就业扩容、就业促进产业发展。入选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的琅琊古城景区,不仅带来了新的文旅场景,更成为激活就业市场“一池春水”的重要力量。“景区大部分员工为本地居民,景区将进行全业态休闲服务系统性提升,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山东琅琊文旅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利阳介绍说。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河东区人社局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模式,线上探索应用“DeepSeek+数字员工”,帮助求职者和用工企业实现精准匹配;线下选派56名人社专员与174家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
为全力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河东区人社局还不断深化“零工市场+人力资源产业园”运作模式,通过整合镇域劳动力资源,探索出了一条“村合作社/企业派单—镇联合社接单—劳务公司精准派单”的订单式用工机制,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00余人次。(邢仔芹 杨贯昌)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