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梦瑶 济南报道
自济南市启动实施古城城市更新项目以来,济南市政协持续深入开展多次专题协商,多项提案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在古城保护提升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6月以来,济南市政协再次以“古城新变”为主题,走进古城,深入商量,为赓续济南千年历史文脉、赋能古城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从“深藏”到“绽放”,如今的古城风貌既具济南特色又添国际范。全国政协委员魏新以三个“一言难尽”概括变化: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可讲的故事俯拾即是;景观风貌多元,深藏的泉眼、古建尽数展现,一眼看不尽;饮食汇聚济南水准,鲁菜与小吃皆可寻。
古城新变不止于“颜值”,更在内在活力激活。山东省旅游设计院院长孙晓静认为,这是“文化基因的激活和城市基因的重塑”。修缮后的高升店引入“一尺花园”,保留历史肌理之余设“老残游记文化展”,让经典与当代对话;PAGEONE书店、月下观棠等项目落地,宋制簪花等体验吸引年轻人。
济南市政协委员张晓国表示:“业态打造要与在地文化融合,把历史基因融入当代审美,才能更有生命力。”
在集中商量环节,多位古城保护提升的参与者介绍,古城的“新变”,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坚守与创新。
站在新的起点,济南古城的保护提升仍在延伸。孙晓静建议设置一些沉浸式的体验装置,再现《老残游记》中的一些市井生活场景。在西更道街墙面两侧打造一个“诗词光影长廊”,把历代名家咏泉的诗句投放在影壁上,用数字技术将静态泉水转化为可交互的文化媒介。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宙飞建议开展“古城智慧导览”App或小程序开发,掌上导航、一键定位,让大家可以尽享便捷舒适的游览体验。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郭立强呼吁,古城中的原住民能够自主地融入古城的提升建设,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具有生命力最具体的表现,让古城成为“扎根历史、舒展未来”的生活博物馆。
上海盈石济南古城项目总经理刘维提到,要建立济南古城大运营的协同机制,把行政管理建议转变成服务。
下一篇:南通崇川开展道德讲堂总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