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我们鸿桥社区双职工多,很多家长跟我反映没时间系统教孩子,老人带娃只能管吃饱穿暖。”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鸿桥社区桃香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俞飞菲说。为破解家庭教育资源“散”、氛围“淡”、体系“缺”问题,阳山镇进一步深化“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通过织密“微网格”、开展“微改造”、开办“微课堂”,绘就家庭教育“同心圆”,做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织密“微网格”,打造“成长档案”。锚定小区居民现实需求,开展精细化网格管理,构建“社区网格—微网格—楼栋—住户”四级治理体系,以15—20户为单元精准覆盖,定期上门走访。开展“书记面对面”活动,邀请小区居民代表交流家庭教育相关问题,梳理出学习辅导、情绪管理、老年隔代教养等6类高频需求。整合“青年先锋队”和“银发智囊团”资源,共建“青银”网格志愿者队伍,“中国好人”、党员薛云娟结合20年教学经验,开展“课业加油站”服务,为30余名孩子提供学业辅导。动态梳理“一户一册”需求清单,针对亲子冲突、育儿咨询等需求,采用“红、黄、蓝”三色标注、定向疏导。
开展“微改造”,构筑“阳光矩阵”。面对社区缺少家庭教育场所、亲子活动无处开展的现实困境,以“微改造”为抓手,盘活闲置楼道、物业用房等碎片空间,建成“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改造焕新“向阳而生”心灵成长驿站,科学划分亲子共学课堂、心理疏导室、心理沙盘室三大功能区,集学习研讨、情感交流、专业疏导等功能于一体,形成社区家庭教育核心服务点,让“小空间”承载“大服务”。户外突出场景化实践教育,精心打造“护苗园”自然教育角。以家庭为单位,常态化组织种植养护、生态观察、劳动实践等活动。有机串联社区农家书屋、“惠聚驿家”等小微阵地,共享活动信息、统筹服务内容,形成“1个核心驿站+N个小微触点”的服务网络,推动社区教育服务覆盖全域、便捷可达、功能互补。
开设“微课堂”,打造“能量磁场”。联动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精心开设系列课程,破除家庭教育“业余化”瓶颈。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引入正高级医师、高级教师等6名持证心理咨询师驻点服务。依托各自专业所长,深耕青少年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精准破解“学习动力不足”“亲子作业冲突”等场景化问题。按需定制个性化教育支持方案,为隔代教养家庭传授“情绪翻译”技巧,为新市民家长开设“本地教育导航课”,系统构建全覆盖“父母课堂”,开发《沙盘游戏:探索观察 拓展自我》《读懂孩子的心里“画”》等互动课程,亲子对话参与度显著提升。创新推行“成长合伙人”“资源双循环”双机制,向内挖潜新退休人员、新就业群体等本土力量,向外借智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等资源力量,构建“造血+输血”可持续服务模式。 胡园芳 周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