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来自矿业一线的职工“金点子”,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为企业降本增效、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要让“金点子”落地生根,则需要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推动各项创新举措精准落地、高效运行。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开展以来,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创新想法‘变现’机会,我们以现场为拓展基地,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创新攻关方向,一个个‘金点子’的顺利实施让我们工作更高效了,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产指标管控中更加得心应手。”日前,首钢矿业大石河铁矿选矿作业区丁班被评为质效杯先进集体,看着“热乎”的表彰决定,班组职工激动地谈论起来。
近年来,首钢矿业公司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点燃广大一线职工的创新创造热情。来自一线职工的“金点子”,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展现了职工的智慧与创造力,为企业降本增效、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生动诠释了群众性创新活动的蓬勃生命力。
一线“金点子”释放创新“大能量”
“之前老式喷嘴冲料总有残留,矿石选别效率一直提不上去。”说起曾经的工作难题,机械厂职工陈龙记忆犹新。
大石河铁矿磁选机使用的老式喷嘴,存在喷洒范围局限、冲料力度不足、容易堵塞的问题,导致物料冲洗不彻底,大量杂质混入,严重影响选矿效率,成为生产线上的一大堵点。
为解决这一困扰已久的难题,陈龙一头扎进研究中,着手设计制作新型水槽冲料装置。经过多次的尝试与改进,新型装置终于成型——通过优化水槽结构,采用多角度喷射设计,让水流形成立体冲刷面,不仅扩大了冲洗范围,还增强了冲料力度。投入使用后,新型水槽冲料装置效果显著,物料冲洗残留量大幅降低,矿石选别效率提升近30%。如今,该装置已在该公司内部全面推广,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今年以来,首钢矿业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建言献策活动,提出数百条建议,其中部分已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效能。通过对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及影响力等维度的综合考评,一批极具价值的“金点子”脱颖而出,公司对建议提出人予以奖励。其中杏山铁矿职工董旭创新提出用无人机航测替代人工攀爬架设全站仪,实现地表塌陷坑地形“一键采集+智能建模”,单日测绘面积从1平方公里跃升至5平方公里。首钢马城矿业职工李明达针对E70-ITH台车在-480水平下向孔作业中因护管安装或岩层破碎导致冲击器卡死、钻杆难取问题,建议研发锥形夹瓦夹具,配合双液压千斤顶拔杆,有效解决卡钻损耗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量体裁衣”打造创新“新引擎”
2025年,首钢矿业公司制定了《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提升全员创造力专项工作方案》,锚定增强企业学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厚植创新学习文化三大目标,按季度开展“质量效益杯”劳动竞赛、专项劳动竞赛、主题劳动竞赛,聚焦经营生产目标任务开展职工好建议“金点子”评选,确保“金点子”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推进创新工作室星级创建评比,构建起系统化的工作规划与量化考评体系。
“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装上‘导航仪’与‘加速器’,有力推动各项创新举措精准落地、高效运行,全面激活创新创造动能,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首钢矿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永浦说。
首钢矿业严格对照群众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考评标准,对各单位工作成效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其中,凭借扎实地推进举措、显著的创新成果脱颖而出的单位获得“绿脸”优秀评价,因推进力度不足、成果产出薄弱的单位则会被给予“红脸”警示,旨在督促其正视差距、加快整改,确保群众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扎实落地、提质增效。
携手破壁垒开启创新新征程
当晨光穿透玻璃洒落在金川集团龙首矿智能车间的操作台面上时,一场颠覆传统采矿运输的技术革新正在悄然上演。
在马著创新工作室与金川龙首矿“5G + 智能车间”科创联合工作室的不懈努力下,“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系统双机牵引同步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新研发的高精度同步控制算法,让井下电机车拥有了“智慧大脑”,实现精准协同作业。
随着操作台发出指令,深达千米的运输系统即刻“苏醒”。巷道两侧的高清摄像头如同警觉的“哨兵”,实时捕捉着机车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传感器动态监测运行参数,数据通过5G 信号,以毫秒级速度传输至中控系统。
“双机牵引同步控制就好比上了一套双保险,破解了机车‘停不准’‘起不来’的难题,确保电力供应无缝衔接。”看着整列电机车以毫米级精度“丝滑”般驶过溜井与滑线间断区域,项目负责人潘海涛自信满满地说道。
今年以来,首钢矿业聚焦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积极搭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以2025年专项方案和重点工作为主攻目标方向,制定课题260余项。持续深化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构建起资源互通、经验共享、思路碰撞、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网络。目前,已有17个创新工作室与内、外部机构建立联盟合作关系,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入选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第二批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水厂铁矿陈明歌创新工作室与徐工矿机创新工作室达成深度联盟,围绕“XE1350E型挖掘机电控系统技术优化升级”课题展开协同攻关。双方技术骨干打破地域与专业壁垒,通过数据共享、方案联审、实验联调,成功攻克24V电源耐冲击性差、高压保险卡座抗震性差、高压柜弹性连接故障率高、电机高温报警系统频繁误报等技术难题,实现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大幅提升了矿山开采智能化水平。
随着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深入推进,不同团队成员在交流互鉴中碰撞思维火花,在协同攻关中加速成果转化,有效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成果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篇:从“煤海”到“智海”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