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遵义晚报)
自今年4月以来,播州区零工市场聚焦高质量灵活就业,引入手工活项目,创新打造“15分钟零工服务圈”,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让就业服务真正走进社区、贴近群众,目前已在全区24个乡镇(街道)设立零工驿站,形成全域覆盖的就业服务网络。
7月24日,在播州区零工市场的大厅内,工作人员陈云正耐心地指导居民们进行鞋面装饰加工,桌上摆放着各种装饰材料,大家或低头专注操作,或互相交流心得。
“我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从基础针法到复杂工艺都会手把手教。学习进度因人而异,快的半小时就能上手,一般一两个小时都能掌握要领。”陈云说,等她们熟练后,还可以把材料带回家做,既不耽误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在零工市场,每天都有20余人前来做手工活,涵盖羽毛球拍拉线、饰品串珠、衣服缝纫等简单易学的手工项目,特别为周边社区居民量身打造了弹性工作模式。家住白龙社区的居民何莹霜就是受益者之一,她通过微信群了解到这个手工项目后,一早就赶过来学习,除了容易操作之外,她觉得最难得的是工作时间完全自主。
“这个手工活真的特别容易上手,针法都很简单,老师教一遍就能会,我刚来的时候一小时能做五个,现在能做到十来个。”何莹霜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对于像何莹霜这样的居民而言,零工市场不仅是就业场所,更是增进交流的温馨家园。
“以前在家就是刷手机、看电视,整个人都懒洋洋的。现在来这儿做手工活,不仅学到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好多姐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好多了。”同是白龙社区的居民朱海芬说。
在零工市场的一角,“综合服务站”成为了众多零工人员温暖的“歇脚地”和“加油站”,这里不仅提供饮水充电、临时休息、食物加热等便民服务,还设有专业的就业服务窗口和维权咨询台,切实为零工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障。
从外出打工挣钱到家门口灵活增收,播州区零工市场不仅重塑了就业形态,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据介绍,下一步,该市场将推动零工经济与社区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开发更多手工复合型岗位,全面实现让居民“下楼步行15分钟,就业增收就在家门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