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民法变革
创始人
2025-07-29 07:15:53
0

《绿色发展理念下自然资源利用权体系研究》林旭霞 等 著商务印书馆2025年出版

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成为法学研究的重心之一。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旭霞等撰写的著作《绿色发展理念下自然资源利用权体系研究》,该著作系统构建了自然资源利用权的理论框架,回应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传统民法制度的挑战。它不仅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学术力作,更是面向生态文明法治实践的指南,它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前瞻性与操作性兼备的解决方案。

该著作的核心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民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单一物权化思维,提出“自然资源利用权”这一多元化的权利概念。作者敏锐地指出传统用益物权制度在应对具有整体性、生态性特征的自然资源时存在结构性缺陷,并创造性地提出:自然资源利用权以民法上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为基础,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利用权为涵盖物权性利用权与债权式利用的多元权利范畴,既保留传统物权的排他性效力,又通过债权性规范实现生态价值的动态配置。

这一理论建构具有突破性意义:其一,将生态价值纳入物权法调整范围,提出“以物权客体外延的扩张为基础、以无体无形的碳减排量为客体”的林业碳汇权利,破解了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困境;其二,创新性提出“整体性权利客体”,将特定水生态系统作为客体,建立水域、滩涂养殖权,与渔业权、海域使用权等关联权利相区别,并探索其与渔业权的协同规则,实现了自然资源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共生;其三,重建担保物权功能,将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纳入担保物权体系,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物权理论的内涵,更搭建起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法律桥梁。

该著作的另一个贡献在于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作者指出《民法典》物权编及各自然资源单行法在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上的缺憾:一是缺乏资源整体性利用的权利规范、各自然资源单行法未能协调不同资源用益之间的关系;二是用益物权体系过度依赖土地权利模型,难以适应水流、森林等流动性或整体性资源的特殊性,缺乏统一的自然资源物权变动规则;三是合同自由原则与生态约束目标存在价值冲突,有关自然资源利用的新型合同关系缺乏规则指引。这些问题直指当前自然资源利用法治化的痛点,揭示了绿色发展理念与现行制度的深层张力。

因此,本书提出了《民法典》时代自然资源利用规范协同发展的路径,即以体系化方式协调权利冲突、以“准物权”的定位实现“无形”自然资源的私法配置。本书通过揭示不同属性的自然资源利用权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对规则、原则的不断提炼,形成关于自然资源利用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并以森林资源、流域水资源利用权、养殖权为典型,探讨多层次的权利构造,以维护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的相对稳定与完整。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在合同法律规范中,规范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合同等非典型合同关系,以行政协议方式推进政府间横向生态补偿,建立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机制。

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本书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实践关怀。针对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作者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用益物权设立环节,建立行政许可与市场交易的双层机制,既保障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权利行使环节,将绿色原则具体化为“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修复优先”等操作性规则;在权利救济层面,创新性提出“生态环境潜在损害赔偿请求权”,突破传统侵权法对实际损害的局限。这些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绿色发展要求。本书实现了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制度的有效衔接,使得研究成果能够直接转化为立法建议。

该著作的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民法理论的纵深推进,更凭借开创性的跨学科研究路径实现范式革新。作者将生态学中的系统论、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环境科学中的承载力概念有机融入法学分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例如,在论证碳汇权的物权属性时,既运用环境科学的“碳计量”技术实现权利客体的特定化,又借鉴经济学“外部性内部化”理论设计交易规则,这种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极大提升了研究的运用价值。为建立节约优先、利用高效、运行有序、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利用权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自然资源各单行法的修订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发生的争议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持。

《绿色发展理念下自然资源利用权体系研究》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法学研究从“制度修补”走向“体系重构”的新阶段。在生态文明法治化的历史进程中,该著作既完成了对传统民法理论的超越,又开启了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范式。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权利体系构建方案,更在于示范了如何通过法学创新回应时代命题——当绿水青山成为法治保护的新型法益,民法制度的绿色转型便成为必然选择。这部著作的学术生命力,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而持续显现。

(作者系天津大学法学院卓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医师节| 中药含情,礼赞仁... (来源: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自: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望闻问切,洞察秋毫;辨证施治,精益求...
泽连斯基再访白宫会晤特朗普,着... (来源:今晚报)转自:今晚报 #泽连斯基着装再成白宫会晤...
巴西糖丰产预期较强 原糖继续寻... 转自:期货日报近期,郑糖走势偏弱,受进口糖放量冲击,近端合约疲态尽显。随着后续巴西糖产量逐步明朗,市...
为姑娘们加油!中国女排将赴泰国... 转自:央视新闻  2025年女排世锦赛将于北京时间8月22日至9月7日在泰国举行。  中国女排在小组...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热门...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美东时间18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03%,标普500指数跌0...
一方碧水“流金淌银” (来源:南湖晚报)转自:南湖晚报   图片由嘉兴市水利局提供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邓圆谧 ...
成本支撑减弱叠加供需结构不佳 ... 转自:期货日报基于未来油市供应过剩的预期,上周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署纷纷看弱今明两年国际油价。受此影...
基本面偏空 纯碱向上空间较为有... 转自:期货日报7月以来,纯碱价格低位反弹,远月SA2601合约反弹幅度超15%。上半年纯碱定价主要基...
“大师”宣称会“改运” 哪料自...   近年来,一些打着宗教传统文化幌子的骗局正在侵蚀公众对民俗文化的信任。不久前,河南省杞县检察院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