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薪火传耕”研究生实践团深入梧塘镇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中,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与梧塘镇党委举行了“院校+机关+基层”党建结对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原则,传承弘扬半农半读“漏头经验”,围绕“党建+科技”双融双促工程、“精准式”农业技术帮扶、“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四个方面展开合作共建,为梧塘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据介绍,20世纪60年代,原福建农学院师生坚持在农村蹲点,为当地生产作出突出贡献、促进教学改革。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谢联辉1965年在漏头蹲点时,发现小麦秆锈病菌源的南方桥梁寄主,并提出了耕作改制(不种八月麦)切断病害循环,从而使该病得以根本控制。这种基层蹲点、半农半读的“漏头经验”被广泛推广,为解决农业生产难题提供了范例。
当日,梧塘镇还开展了经济果蔬病虫害防治宣讲培训会,吸引各村农技员、农产品协管员和种植大户等群体参加。培训会针对梧塘镇荔枝、龙眼等特色作物的常见病虫害,从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到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并现场解答农户提出的问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 (何媛婷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