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6日起,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怀柔、密云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气象部门预计,今明两天本市还将有降水。此外,本市还发布了地质灾害风险红色预警,请市民未来几天避免前往山区游玩,远离泄洪河道。
昨日9时40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随着降雨区域的不断扩大,截至7月27日19时,平谷区、怀柔区、延庆区、密云区已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房山区、朝阳区、昌平区、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已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也已于7月27日10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和平谷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
同时,市规自委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7月27日17时30分至29日17时30分,怀柔区中部、延庆区东部、平谷区北部、密云区西北和东南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红色预警);房山区南部、昌平区北部、延庆区东南部、怀柔区北部、密云区中部、平谷区中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橙色预警);海淀区西北部、延庆区北部和中东部、密云区南部和中北部、平谷区东南部和西北部、怀柔区南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请注意防范。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介绍,7月27日至29日,本市仍维持多雨态势,预计会对7月28日周一早高峰、晚高峰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请公众出行合理安排计划,避免拥堵。受强降雨影响,未来几天本市出现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很高,强降雨也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请公众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游玩,远离泄洪河道,确保自身安全。
气象部门提醒市民,短时强降雨可能导致低洼地区和部分路段出现积水,且降雨期间路面湿滑,能见度下降,驾车出行注意交通安全,立交桥涵洞和低洼路段有积水时切勿涉水行车。降雨同时可能伴有雷电和局地短时大风,请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下方停留。
文/本报记者 李晓萌
·解读·
“列车效应”导致强降雨长时间持续
此次北京为何会出现如此极端分布不均的降水?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微博中介绍,在26日夜间开始的降雨中,北京北部在偏南风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再叠加“列车效应”,导致密云局地出现特大暴雨。
“列车效应”是指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地点一样。26日晚上,北京北部出现了持续的强对流。对流的下沉气流向北流出,但因为有山地阻挡,导致出流不畅,向南流出,则迎头撞上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激发新的对流,替换原先的对流,于是形成“列车效应”,导致强降雨长时间持续。
此外,今年本市整体的降水量也较往年偏多近四成。市气象台发布的全市雨量气候统计显示,今年1月1日至7月27日8时,全市累计降水量423毫米,比常年同期304.8毫米偏多39%,比去年同期312.5毫米偏多35%。6月1日至7月27日8时累计降水量316.2毫米,比常年同期229.4毫米偏多38%,比去年同期227.6毫米偏多39%。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一条西南至东北向雨带正稳定维持在华北北部和东北中南部,给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带来集中降雨,该雨带目前正缓慢向南压且强度减弱。但东部地区仍存在大范围阵雨、雷阵雨,局地降雨强度可达大到暴雨,个别点不排除大暴雨出现的可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未来几天,北方地区将会有两次降雨天气过程,一是目前华北北部到东北中南部的雨带维持带来叠加降雨;二是未来将有一条雨带自西向东发展移动影响内蒙古东部到东北中北部带来降雨。
上一篇:德国一客运列车脱轨 造成数人死亡
下一篇:病态饭圈 请远离国宝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