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光伏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中,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作为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建材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正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蓝海。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安徽厚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差异化发展战略和持续技术创新,成功在BIPV领域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公司成立短短四年间,不仅实现了年均5000余万元的营收规模,更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成为区域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的标杆企业。
2018年,当多数光伏企业仍聚焦于传统地面电站时,安徽厚诚科技敏锐捕捉到BIPV的市场潜力。蚌埠市作为安徽省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城市,有先天的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厚诚科技乘势而上果断切入BIPV领域。
企业在董事长杨明伟的带领下,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抢抓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发展机遇,从行业新锐成长为细分领域的标杆企业,书写了一段科技驱动绿色发展的创业传奇。
44岁的杨明伟,身上烙印着军人的坚韧与实干精神。12年部队历练赋予他敢闯敢拼的魄力,退役后,他放弃稳定工作,选择自主创业。2018年,他敏锐捕捉到市场机遇,成立安徽厚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不仅是能源革命,更是建筑行业的未来。”杨明伟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屋顶、幕墙、车棚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将绿色电力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企业快速在光伏建筑集成领域站稳脚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业初期,行业技术壁垒高、客户认可度低,杨明伟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为突破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组件的效能瓶颈,他与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优化设计工艺,成功将组件寿命延长至30年,发电效率显著提升。
蚌埠市固镇县建业路瓦坊府邸小区,新建的楼房、学校和体育场与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构成了一幅居民新生活美丽画卷。这是安徽省首个居民小区实现全额上网项目,所谓“全额上网”即所发出来的清洁电能全部进入国家电网消纳,每年这个小区1400多户居民都可以从光伏发电中获得8万余元的收益。为了给这些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找到“出路”,打造出标杆项目,杨明伟和团队成员往省、市多个部门协调关系,才有了如今居民们家家受益的局面。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光伏发电实时监控平台,并配合市住建局与供电部门完善全市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累计获得3项国家专利,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实现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蚌埠市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园地等荣誉。
从固镇县瓦坊府邸的棚改光伏屋顶,到蚌埠市多个低碳社区的建设,厚诚科技的项目已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缩影。面对市场需求激增与供应链瓶颈,杨明伟创新提出“定制化生产+轻资产运营”模式:前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后端联合厂商柔性生产。这一模式使公司年均产值超5000万元。但杨明伟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计划2025年自建工厂及研发中心,生产定制化光伏玻璃,打通从研发到制造的全产业链。“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绿色竞争中占据主动。”他的愿景是打造一个集技术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BIPV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