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邢台发布
我市加快推进公物仓“一张网”建设
累计盘活资产近3000件,节约资金超1000万元
日前,经有关部门统筹调剂,我市公物仓成功接收一批来自石家庄市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闲置医用物资。这些医用口罩、手套、消毒液、护目镜、防护服等物品,将用于支持一所医院新院区开诊。
一边是“沉睡”的公物资产,一边是急需采购的物资,“唤醒”存量资产、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公物仓成为好帮手。
“公物仓就像各行政事业单位共享的‘二手仓库’,是一个对各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处置的平台。”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傅学磊介绍,我市作为全国探索公物仓建设较早的城市之一,2023年便建立实体公物仓和虚拟公物仓,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房屋、家具、办公设备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开展借用、调剂和集中处置工作。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应急物资虚拟公物仓,将234.5万件应急物资纳入平台管理,可供应急管理部门查询调用相关数据。2024年9月,我市在全省首次将罚没物品纳入公物仓统一管理,并已完成两批罚没物品的处置。
一批闲置台式电脑、洁具,由正需要添置相关办公用具的市中医医院古城院区,通过公物仓平台申请接手;100把会议椅经过维修,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再就业”;公物仓7台空调、5组文件柜被紧急调剂借用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助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些原本闲置的资产,重新有了“用武之地”。两年来,我市累计盘活资产2987件,节约财政资金超1000万元。
为拓宽资产入仓途径,推动在仓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调剂,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全市公物仓“一张网”体系建设,健全与省级资产共享机制,打通市县信息壁垒,探索将中央及省直驻邢单位闲置资产纳入统一管理平台,逐步实现闲置资产全域统筹,促进信息数据共享、业务“一网通办”。
“我们鼓励各单位把待维修的办公家具放入公物仓,工作人员或专业机构进行修补后,会统筹调剂使用。”傅学磊表示,我市将在公物仓应用功能拓展、信息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优化等方面加大力度,让闲置资产动起来、活起来,推动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上一篇:特朗普到访英国苏格兰引发民众抗议
下一篇:河北阜平强降雨2死2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