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蔡舒安 通讯员 徐卫英
“买完菜啦?”“是呀,早上忘记了,这会儿才来扔垃圾。”7月25日上午9时许,家住市区天城园林居小区的林阿姨戴着墨镜、身披防晒衫、手提黑色塑料袋,“全副武装”来到小区北门的智能垃圾分类收集屋前。
和她唠家常的,正是小区的垃圾分类劝导员、嘉兴南湖城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陶红。“西瓜皮扔易腐垃圾这里,剩下的我来吧!”从林阿姨手里拿过垃圾袋,陶红扫视一遍,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陶红今年39岁,在垃圾分类劝导员的队伍中,算是年轻的。虽然年纪不大,她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每天早上6时,她早早就来到点位,拿出钥匙打开垃圾分类收集屋的铁皮门,一股热浪混杂着发酵了一晚上的腥臭味扑面而来,让人难以靠近。陶红却径直走入,麻利地将已经装满垃圾的垃圾桶拖出,拿起镊子将放错位置的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内,等待垃圾收运车来装走。
接着,她从桌下拿出清洁剂、84消毒液、抹布等工具,果皮剩菜混合的难闻气味似乎已经融进了垃圾桶中。她右手拿水管,左手拿长柄刷,“左右开弓”清洗垃圾桶,溅起的水打湿了衣服,后背也早已被汗水浸湿。
四面全部擦过一遍后,她又起身拿起水管冲洗。蝉鸣声一浪高过一浪,她重复着扫地、拖地、擦拭、消毒等工作,“一个上午下来,衣服就没有干过!”
进入夏季,居民扔垃圾的频率直线上升。陶红所负责的天城园林居居住着1000余户居民,光这一个垃圾分类收集屋,每天就能产生七八桶垃圾,这也意味着,她每天至少要更换两次垃圾桶。“多的时候垃圾桶都不够装,还要额外准备垃圾袋。”说话间,汗水从她的脸颊滴落,她甩甩头,眼睛瞟到掉落在地的垃圾,转身拿出镊子和簸箕清理掉,又捞起水池里的抹布,将垃圾分类收集屋的面板擦拭一新,就连角落也不放过。
“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我觉得能为大家服务也挺好的。”前些日子,有位居民发来了表扬信,称赞陶红卫生收拾得很干净。但在小区里干了将近三年,陶红也受到过周边人的质疑。“有个小伙子倒完垃圾都走了,又折回来问我,大姐,你找不到工作吗?我说,我觉得我干这活挺好的呀。”说话时,陶红始终笑眯眯的,鼻尖覆着一层亮晶晶的薄汗。
忙完一阵,陶红终于坐了下来,电风扇送来几缕热风,她大口地灌进半瓶水,开口道:“上午这会儿还算好,到了下午,被太阳晒了这么久,整个铁皮房就像蒸笼一样,热得……”不远处,一位提着塑料袋、手里握着一把电池的居民往垃圾分类收集屋跑来,陶红话没说完便站起了身,拿着镊子向外走去……
下一篇:河北阜平突破单日降水历史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