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章卫平 通讯员 吴婷 余婧晖) 江风习习,咖啡飘香,7月21日傍晚,位于常山江畔大塘后村百亩柚林之间的柚见咖啡馆前,人群熙攘,人们在草坪嬉戏、漫步,享受乡村别样的风情;不远处的和尚弄村山丘上,油茶苗木随风摇曳,工作人员在加紧对新一轮油茶项目进行政策处理。这是常山县青石镇以胡柚+茶油产业为核心,打造出的共富新场景。
青石镇是常山胡柚的发源地,家家户户都有栽种。如何让优势产业绽放新动能,展现更具青石特色的共富模式?青石镇瞄准大塘后村临近常山江的百亩胡柚林,通过“山海协作”工程支持,投资60万元,以村集体为业主,建设数智化柚蜜共富项目,创新打造“柚见咖啡馆+蜜蜂养殖”主业生态链,构建“农旅+研学+特色农业”复合型产业。
柚见咖啡馆从今年5月底开始运营,陆续推出露营、夜市、观光栈道、露天电影、文艺表演、阅读书吧等游乐体验。让人亮眼的特色饮品“胡柚气泡美式”“柚蜜拿铁”等,用本地胡柚和胡柚花蜂蜜调制而成。胡柚花蜂蜜来自常山江边的80只数智化蜂箱,游客观光休闲之余,还能体验蜂蜜制作。大塘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定福相告,项目由浙江呆村里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营业额达到一定数额,村里可参与分红。“原来这里安静一片,现在人气越来越旺,产业融合不仅为村集体增收开辟新路,还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与柚见咖啡馆一路之隔的实生胡柚共富大道也呈现出一片新风景。今年5月,青石镇谋划推出“庭院经济1+1”项目,总投资150万元,与全镇重点帮促村260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在常山江畔打造实生胡柚共富大道,盘活闲置土地的同时,销售胡柚分红为村集体增收。眼下,移植的780株实生胡柚树长势良好,每棵树上都挂有低收入农户姓名标牌。镇经济生态办公室干部吴雨辰说,这些胡柚树之后的产权归低收入农户所有,胡柚有了收益,每年可享受固定分红。待胡柚果树成规模后,这条常山江畔的实生胡柚共富大道将吸引游客打卡拍照、亲子采摘等,与“柚见咖啡”等业态互补,彰显青石镇实生胡柚的品牌IP。
而同样在“山海协作”工程支持下的和尚弄村,登上山坡,映入眼帘的是漫山的油茶苗。“这2000多亩是去年底种下去的,今年还要再种2000多亩。5年后就变成村里的聚宝盆了。”随行的镇林技员廖明敏相告。和尚弄村山多地少,原来数千亩低丘山地基本为松树,因松线虫病害,村民基本没什么收益。为激活沉睡资源,青石镇争取把地块列入常山县油茶产业扩面提质示范建设项目,全面整合生态资源,打造覆盖千亩高标准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去年总投资2000多万元,相关村集体从农户流转了2000余亩山地,7月份动工对2463亩林地进行清表,12月份完成苗木种植。今年又谋划2070亩种植油茶。”廖明敏相告,油茶开发以“经营主体+国资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实施,5年建设期满后即可开采,实现“一地生三金”,即流转收益金、务工收益金、种植收益金。一期项目可为涉及村村集体增收约75万元,促进村民增收约170万元。
上一篇:乌海:工业企业“换芯”升级
下一篇:“浙BA”赛事的 “衢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