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三重奏”,黑科技、具身智能与大模型
创始人
2025-07-27 00:06:27
0

在云百生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台前,一枚鹌鹑蛋被固定在显微平台上,机械臂以微米级精度探向蛋壳,剥离动作轻如羽毛拂过。当薄如蝉翼的蛋壳碎片被完整取下,内层蛋膜却毫发无损时,围观者中响起低低的惊呼。

在合合信息的展台上,观众在屏幕前扫描面部,AI生成的“数字假面”同步闪现,鉴伪系统瞬间锁定像素级伪造痕迹,将“假面”无情揭穿。

中国证券报记者实探发现,类似的未来场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无处不在。当AI鉴伪技术精准筑起“净化防线”、人形机器人集群悄然接管多个服务岗位、大模型驱动“人机关系”再进阶,科技狂奔从未如此具象。

黑科技矩阵亮相

医疗手术室的精密“战场”,在WAIC 2025中被浓缩于一方展示台。

“在医疗外科中,有大量手术风险高、难度大,这些手术操作精度达到微米级,超过常人生理极限几十倍到上百倍。只有极少数的医生经过数十年的练习才能掌握手术操作。”云百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云百生开发的全自主机器人,能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手术操作,极大降低手术难度。

当该款手术机器人剥开鹌鹑蛋壳的瞬间,微米级精度的价值有了更为具象的表达。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全自主”内核。

上述负责人称:“你只要告诉它剥哪块蛋壳,它就会自主一块一块去剥。另外,AI视觉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出蛋壳的变形以及破碎情况,根据这些复杂情况再生成新的方案。”

云百生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展手术机器人

另一边,一场“AI鉴伪革命”正在上演。在合合信息AI安全展台互动区,观众正在排队体验一场“真假人脸”的科技较量。记者站在屏幕前扫描面部,系统就会实时生成一个“数字假面”,当真假人脸同屏对比时会发现,AI伪造面容近乎复刻了真实人脸的表情纹路。

合合信息工作人员介绍AI人脸鉴伪技术

合合信息技术团队人员对记者表示,展会互动装置中实时生成的“假脸”,由当前主流伪造算法生成。应对人脸图像交换伪造,合合信息AI人脸鉴伪模型能够锚定人眼不可见的高级视觉差异,给每一个像素打上真伪标签,并计算伪造像素占比,为图像真伪概率“打分”。

人形机器人“整活、干活”两手抓

在宇树科技展台上,人形机器人上演“搏击赛”;在星动纪元展台上,人形机器人表演街舞Breaking;在傅利叶展台上,人形机器人不再是“钢铁直男”,而是拥有“温暖”外壳的人类好朋友......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形机器人随处可见,又一次成为吸睛“C位”担当。

身高1.32米、体重35kg的宇树G1格斗机器人凭借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在展台演绎“武林争霸”:用行云流水的拳击连招、干净利落的回旋踢扮演“AI版李小龙”。

宇树机器人拳击展示

不远处,高1.71米、体重65kg、全身自由度达到55个的星动纪元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 L7”,凭借自研关节模组400N·m峰值扭矩与25rad/s峰值转速的硬核支撑“整活”,跳舞和360度旋转均不在话下。同时,在物流场景中,它还能完成分拣包裹和扫码录入信息的任务。

星动纪元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展示街舞动作

在今年大会上,记者注意到,机器人的功能展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如何动得像人,另一类是如何干得像人,前者展示高动态运动能力,后者深耕场景应用,是场景落地能力的体现。

大会开幕当天,擎朗智能正式发布具身家族XMAN系列新成员——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并在展会期间迎来全球首秀,它可与擎朗智能其他形态的服务机器人进行智能化协作。

记者看到,在擎朗智能展区的爆米花香气与威士忌酒香中,一场服务业革命正在上演。双足机器人XMAN-F1不仅能流畅完成爆米花制作,还可以根据顾客需求调制各类冰镇饮料。在剧院场景区域,同家族机器人XMAN-R1在现场以“岗位化”诠释了传统技艺与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融合。

大模型重构“人机关系”

当大模型接入实体硬件,人类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次大会上,阶跃星辰、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集团共同发布了面向AI Agent原生打造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基于阶跃星辰的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其具备多模态融合的超自然交互、端云一体的融合记忆等关键能力,为用户带来更自然、更拟人和更情感化的座舱交互体验。

阶跃星辰工作人员展示智能座舱内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

当前,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迭代,为智能座舱的体验革新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由于大模型具备强大的深度思考能力以及多模感知与交互能力,有机会创造出比肩人类智力的座舱产品,具备理解、记忆、主动交互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随着端到端大模型技术的日趋成熟,更高阶智驾体验不断被解锁,将释放更多用户车内使用时间,真正有机会将座舱打造成为人类的第三生活空间。”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此外,当智舱和智驾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座舱融合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智驾和智舱的融合程度将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大模型不仅将重构座舱人车交互模式,更将推动其从“工具”到“伙伴”的角色进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