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陈丽霏
7月26日8时30分许,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用仪式在三星堆博物馆祭祀台广场举行。活动现场,清澈空灵的音乐回荡在上空,仿佛古蜀国穿越时空的神秘呼唤,12名身着金色长裙的采火使者,迈着从容优雅的步伐缓缓步入转台,拉开了神圣仪式的序幕。
在全场观众注目下,一簇圣火火苗在采火盆中燃起,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两位原馆长——肖先进、朱章义手持采火棒,共同采集了世运会历史上第一枚火种,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成都世运会火种成功点燃,一场“逐梦”之旅随之开启。
采火过程:创新绿色低碳方式点燃火种
值得一提的是,世运会历史上第一枚火种通过“光伏—电—火”的低碳能源转换模式点燃,这不仅是火焰的跳动,也是古蜀文明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更是大型体育赛事在绿色低碳实践上的一次全新突破。
在采火器顶部,以三星堆青铜太阳轮为灵感来源,设计师打造了一个直径37厘米的圆盘装置,圆盘下方巧妙地集成了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光伏储电技术将电能转换为圣火。
据了解,三星堆青铜太阳轮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礼器,展现了古人对太阳力的崇敬。采火器底部环绕的太阳神鸟纹,隐喻着“火源于太阳”的古老信仰。如今,这些元素融入采火器设计,将古蜀先民对光明的崇拜与当代体育精神完美熔铸。
回顾整个采火过程,朱章义激动不已,“现场的每个细节都极为用心,我们穿的衣服分别装饰了三星堆和金沙代表性文物元素的图案。采火棒点燃的那一瞬间,仿佛梦回古蜀,在虔诚向太阳求赐光明与祝福。”
“圣火点燃的这一刻,不免心潮澎湃,万千思绪涌上心头。”肖先进谈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他有幸能够在三星堆传递体育圣火;今年又可以在三星堆为成都世运会火炬点火,自己无比自豪。“时至今日,三星堆已从西南一隅跃至世界舞台,文化传承正如火炬传递,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
采火使者:每一个动作和笑容都反复练习
圣火采集现场,一支承担火种守护使命的采火使者团身穿金色长裙,身姿笔挺、优雅从容。采火使者团由来自德阳本地的6名高校大学生和6名小学生组成。
他们的出现,为火种采集过程增添了别样韵味。步伐、节奏和动作,是表演的关键。为了完美呈现,12名采火使者进行了连续多日的反复练习。
“我最怕踩到裙子,每一步我都走得很认真、很努力。”广汉市第一小学二年级学生唐梓雅说,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在日常排练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她都反复练习。
来自广汉市三星堆第一学校二年级的曾靖贻,对于自己当天的表现很是满意。此前彩排时,紧张常让她出错,但她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把观众当成家人,就能真情流露。”她还表示,“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就在我家门口,今天我是一名守护圣火的小使者,未来还要成为三星堆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来自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大二学生李婉嘉也是使者团的一员,“很荣幸能代表学校、代表四川青年参与和见证火种采集的全过程,这次宝贵的经验,将在我的青春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跨龄合唱团:让梦想的火种代代相传
“浩瀚的星空中,金色的鸟掠过……”一曲由学生合唱团演唱的成都世运会推广歌曲《逐梦》悠扬动听,为世运会火种的点燃积蓄情感力量。
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仪式总导演王根表示,“《逐梦》已在成都街头巷尾传唱开来,期望借这首歌曲,联动大家对成都世运会的情感共鸣,让采火仪式的现场气氛更加浓烈热情,让世界感受成都的蓬勃活力。”
这支合唱团由44名成都学子组成,分别是来自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24名小学生代表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20名大学生代表。来自不同教育阶段的成都学子同台献声,寓意着梦想的火种代代相传。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德育管理部主任范煜表示:“大学生凭借成熟的音乐理解力,主动引导小学生们把握节奏、融入情感;而小学生们用纯真活力感染着大学生,让整首歌的演绎灵动而富有感染力。双方在相互学习、彼此成就中,共同为世运会火炬传递献上真挚歌声。”
来自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参与感受。五年级的邓淇文语气中满是自豪:“当第一句歌词唱响时,我会想象自己像歌词里的‘太阳神鸟’一样飞过舞台,用歌声把成都对世界宾朋的欢迎送向远方。”三年级的曹小也说,“每当唱到‘让梦和爱涌入心怀,让世界为此刻而澎湃’这句歌词,我和同学们都会用力挥动手臂,希望用这种方式传递成都少年的热情与友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下一篇:刘芝茵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