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转自:中国吉林网
“我们这个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性投产的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它的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规模、固态储氢的规模都是全球最大的。项目通过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实现了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的管理。”国家电投大安项目总指挥宋树林说。
7月26日,吉林大安,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四项“全球之最”,标志着中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动力”。
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部,位于松嫩平原腹地,丰富的风光资源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优质的自然条件。2023年5月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具备电氢化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零碳排等特点,开发的柔性控制系统,将风光电的秒级波动柔性到小时级波动,有效满足了整个化工装置的用电负荷调整。
该项目规划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制绿氨18万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50万户家庭每年所使用电力产生的碳排放。对解决规模性新能源消纳、推动电力体制深层次改革,尤其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创新示范意义。
同时,该项目生产的绿氨产品已获欧盟低碳燃料标准符合性预认证报告,满足绿色认证标准。近日,吉电股份在与欧洲、日韩等多家企业签署销售协议的基础上,又分别与法电中国、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日本伊藤忠和荷兰孚宝等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首批绿氨于投产之日正式发往下游应用市场,实现绿氨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
此外,该项目展现出强大的人才“磁吸效应”,不仅直接创造近400个就业岗位,更强力吸引了众多能源领域专业人才从全国各地汇聚东北。尤为振奋的是,一批高素质人才主动放弃外省发展机会,选择回归家乡就业创业,成为吉林“引凤还巢”战略的鲜活样本,为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高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作为兼具战略意义与标杆价值的重大能源工程,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转型推手,将进一步激活吉林西部的资源潜力,重塑产业结构,赋能经济繁荣,助力吉林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丛鹂锐 文/视频
图片 蒋盛松
后期 马瑞
初审:王韬 复审:陈尤欣终审:张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