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云儿)平平无奇的麻绳仿佛获得了生命,在舞台中央笔直上升,越长越高……昨天,“奇妙戏法焕新生”华山戏法互动展演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三位华山戏法代表性传承人凭借灵活手法、巧妙道具和精湛演技,收获了观众的惊叹与掌声。
此次展演隶属非遗馆暑期社教系列活动“遇见非遗”,观众以亲子群体为主。展演上半场邀请家长上台互动,下半场邀请小朋友上台体验一把小小魔术师的乐趣。三位传承人带来《鸳鸯棒》《通天绳》《银球奇迹》等节目。
一根木棍,两只瓷碗,三个小球,华山戏法第四代传承人雷鸣手中攥着球,慢悠悠地抬手、转手、捅棍、揭碗,观众即使目不转睛也猜不准球到底在哪个碗里。这是雷鸣的拿手绝活,也是华山戏法的代表节目《三仙归洞》。为了让小观众看得更清楚,他索性把表演桌挪到了观众席前,孩子们也纷纷从座位上跑下来,把桌子团团围住。
10岁的苏秦剀第一次现场看华山戏法,幸运地被邀请上台,与传承人合作了一段精彩表演。妈妈林女士表示,她和孩子是非遗馆里的常客,“通过这种神奇的方式认识非遗项目,效果特别好!”
“遇见非遗”活动从7月12日开始,每周六、日在馆内多功能厅以讲解、展演及互动体验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古琴、昆曲、华山戏法、西安鼓乐、北京皮影、华州皮影戏、赣剧等表演的多彩魅力。
除了展演课,“非遗有约 清凉一夏”非遗市集也正在馆内走廊热力开市。此次市集邀请了来自浙江、福建、山西、江苏、河北、河南、广东等多个省市的传承人现场展示,汇聚了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玉雕、苗绣、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等40余项非遗技艺。“遇见非遗”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