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纸网)
2025年上半年,瓦楞纸与废旧黄板纸这对曾经紧密联动的“产业链双生花”,正经历十年来最显著的价格纽带松动。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二者价格相关性系数仅为0.53,较去年断崖式下滑0.24个百分点。
供应洪峰遭遇需求寒流,成为撕裂价格关联的始作俑者。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叠加纸厂开工稳定,市场现货供应持续宽松;而需求端却遭遇双重夹击——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出口订单萎缩,国内消费疲软使宏观政策刺激效果边际递减。
价格差:从1456元到1046元的转变
2025年上半年,瓦楞纸与废黄板纸的价差上演了一轮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2月中旬两者价差飙升至1456元/吨的峰值,却在6月下旬骤降至1046元/吨,四个月内暴跌近30%。
春节前夕,纸厂停机检修增多,对废纸采购意愿减弱,废纸价格率先震荡下行。而此时瓦楞纸因纸厂调价谨慎,价格仅小幅波动,导致二者价差扩大。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月下旬——节后复工并未迎来预期中的需求回暖,中美关税冲突再度升级,国内消费复苏乏力,纸厂成品库存快速攀升。
随着下游原纸价格承压下行,纸厂为保住利润空间同步打压废纸价格。但一个关键变化在于:包装纸产量增长对废黄板纸形成需求支撑,使其跌幅显著小于瓦楞纸。这种抗跌性最终导致二者价差收窄,价格联动性大幅减弱。
利润黑洞:成本与售价的致命剪刀差
当产业链上下游价格同步下行时,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浮出水面——成本与售价正在形成致命剪刀差。上半年瓦楞纸均价同比下跌2.44%,综合成本仅下降1.43%,成本降幅明显落后于产品价格。
这直接导致行业毛利率失守重要心理关口。监测数据显示,瓦楞纸行业平均毛利率跌至9.97%,同比减少1.11个百分点,近三年来首次跌破10%红线。利润结构失衡暴露了造纸产业链的深层矛盾。在供应过剩背景下,纸厂对上游废纸供应商的话语权增强,却难以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包装企业。这种两头受挤的困境,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机制面临重构。
有限回暖:下半年市场难破供需困局
面对即将到来的传统旺季,市场却弥漫着谨慎情绪。尽管国内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但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难以根本性逆转。机构预测下半年瓦楞纸及废黄板纸价格虽可能同步上调,但整体涨幅空间受限。
废黄板纸市场面临双重压制:一方面成品纸库存高压可能抵消供应偏紧的影响,另一方面纸厂的成本压力将通过话语权传导机制向废纸端转移。更值得警惕的是,四季度传统需求旺季可能缩短,在低市场信心背景下,价格反弹的持续性和幅度都将大打折扣。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纸厂成品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5天,即便‘金九银十’到来,去库存仍是首要任务。”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包装纸行业产能利用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低于75%警戒线。当瓦楞纸与废纸这对“孪生兄弟”的价格纽带持续松动,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复苏进程中原材料与产成品价值传导机制正在经历深度重构。
上一篇:这种东西别囤在家里了!可能有甲醛
下一篇:“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