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本文字数:216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缪琦
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面对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挑战,上海市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
上海统计局7月25日发布上海经济最新成绩单: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这也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
新动能壮大,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上海经济的“稳中有进”,不仅体现在工业经济运行的稳定上,还体现在服务业优势行业的有力支撑上,总体呈现出新动能持续壮大,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和产业升级发展的双重促进下,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
具体而言,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0.2%。
与此同时,工业新行业、新产品领先增长。今年上半年,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和10.4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1.7%、12.3%和4.4%。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量同比增长1.3倍和49%,微型计算机设备、电子元件、笔记本计算机、工业机器人和半导体存储盘产量分别增长14.7%、13.4%、13.1%、11.9%和8.9%。
高技术、智能化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之外,新型绿色产品供给迅速扩大,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5%,储能用锂电池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大幅增长37.6倍和3.5倍。
这些产品的强劲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截至6月底,上海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同时,高能级外资主体加快集聚——上半年,上海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30家和19家。
另一方面,上海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信息服务业表现亮眼。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分别高于全市GDP增速9.5个和3.7个百分点,合计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超六成。同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4%。
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受益于高性能芯片市场需求增多、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等有利因素。今年1-5月,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其中,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倍。
消费品零售企稳回升,流量指标持续改善
作为全国第一大消费城市,上海消费品零售企稳回升。
今年前5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首次回正。今年上半年,上海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也较前5月继续上升0.3个百分点。
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从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中,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8%、18.7%、9.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8%。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63.9%,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
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两重”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8%,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3.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增长39.5%。
开放型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稳外资外贸持续推进。上半年,上海市进出口累计增长2.4%,较一季度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1.1%, 进口下降3.6%。全球备货需求推动中间品出口增长——上半年,上海市中间品出口同比增长 20.5%,拉动出口增长10.5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达到55.3%。
坚定的开放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更大活力。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民企进出口增长 23.6%,拉动进出口增长 7.4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企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个百分点。
同时,高能级外资主体加快集聚,上半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累计分别达到1046家和610家。
上海作为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其流量指标也持续改善。上半年,上海市货物运输周转量、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分别增长7.5%、6.1%、17.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
总体而言,上海市上半年创新动力增强,发展韧性和活力显现。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上海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引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