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自行车轮上的德国
创始人
2025-07-26 09:30:25
0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初到德国,发现骑自行车的人真多。城市里有平坦整洁的自行车专用道,乡村则有野趣盎然的自行车休闲路。无论身在哪里,也无论男女长幼,骑行者疾行的身姿像一道道光影不时从眼前划过,矫健而优美。

世人皆知德国汽车制造业发达,人均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其实,在这个人口接近8500万人的国家里,不仅有近5000万辆汽车,还有8100万辆自行车,自行车保有量与人口数量的比值几乎达到1∶1,在整个欧洲名列前茅。

德国能够成为“自行车大国”,与其政府大力推动息息相关。早在2002年,德国就发布了被称作“自行车交通计划1.0”的《国家自行车计划(2002—2012)》。首个计划期内,自行车在整个交通系统中的“出行分担率”就提升到了10%。2012年,德国政府又发布了《国家自行车计划2020》。2.0版“自行车交通计划”增加了自行车旅游、电动自行车出行等新内容,并提出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要达到15%的目标。2023年6月,德国又推出了最新一版的“国家自行车交通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30年,政府将再提供约15亿欧元用于推进自行车使用,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更多优质的自行车道及停车中心等。这一目标如果达成,每年能减少300万吨至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德国为何对自行车这么友好?

可能是“经济上的自信”带来的“消费习惯的复归”,也可能是因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经历过“嫌弃”自行车的阶段。在那个时期,汽车通常被视作进步、富裕、发达的象征,许多人宁可背上沉重的债务,也会想方设法换上一辆看起来就气派的小汽车。城市建设方面也是如此。“4个轮子”占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2个轮子”的空间被挤占,在许多城市里,自行车道只能与人行道“相依为命”。不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汽车不再是“身份象征”的时候,这个进程通常就会减速,人们会重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交通方式,比如公共交通,比如摩托车,再比如自行车。

另外,随着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国都在探索更加低碳健康的交通方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汽车市场的宠儿;在日本人口最密集的东京都市圈,地铁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而不少欧洲老城区狭窄的小巷,则是自行车的天下。

除了这些全球都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外,德国还需要克服一个特殊的困难,那就是自行车与汽车的替代关系。

事实上,作为汽车强国的德国推动自行车出行,面临的困难远比其他国家要大。其自行车产业本身就经历了几番波折,两大产业间的“相爱相杀”更是持续了百年之久。

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也是汽车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发明汽车,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史料,1901年,全德国只有12家汽车厂,职工不到2000人,年产汽车800余辆;到1908年,德国汽车厂已达到53家,职工1.2万人,年产汽车5500多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汽车制造工人超过5万人,年产量达2万辆,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只不过,当时的汽车作为“富人的玩具”,远达不到普及的程度。所以在这个阶段,自行车依旧是不少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1924年,德国欧宝(Opel)公司首次引入福特生产线,成为德国第一家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制造商,德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轮大爆发。在这段时间里,大量德国自行车厂转型成为汽车生产商或零配件厂,导致自行车产销量双双大幅下滑,这也是德国自行车产业的第一次低谷。

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德国因为接连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汽车产能被征用,经济发展陷入困顿,自行车再次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到重创的德国经济通过重振汽车工业实现了复兴,汽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自行车销量又一次下滑。

20世纪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石油价格暴涨,自行车在德国重获青睐,至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迎来发展高潮。

如今,德国汽车与自行车产业已经达成了新的平衡,家家户户不只有汽车,也有自行车。于是,在假日的高速公路上,身上挂着、头上顶着自行车的汽车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因为按照当地人的习惯,哪怕是周末度个小假,也必须带上自行车和狗。

要让更多人选择自行车出行,基础设施必须得跟得上。现在德国城市道路两边几乎都开辟了自行车专用道。以柏林为例,目前该市自行车专用道总里程已经超过600公里。工业枢纽鲁尔甚至专门建了一条全长超过60公里的全封闭“自行车高速路”,骑行速度最高能达到40公里/小时。城市的市中心、火车站等繁华地段和交通枢纽附近也大多建立了可集中停放自行车的站点,大部分24小时开放并免费停车。

此外,为了鼓励人们正规骑行,德国还实施了多项举措:比如,骑车从娃娃抓起,且上路必须有“驾照”。从小学四年级起,小朋友就要在警察的指导下参加交通教育、理论考试和上路考试。如果顺利拿到自行车“驾照”,五年级就可以骑车上学了。成年人首次骑行上路也得接受至少2天的培训,并需要通过考试。

此外,政府对骑车违章行为的处罚也挺厉害:

闯红灯,罚!

在人行道或步行区里骑车,罚!

逆向骑车,罚!

骑车打手机,罚!

酒后骑车,重罚!

……

除此以外,德国还把自行车旅游和健身视作推广计划的重要抓手。政府规划建设的多瑙河骑行线、北海海滨骑行线以及遍布全国的乡村和郊区骑行线,都是德国人的“心头好”。

“自行车王国”曾经是中国的代称。如今,自行车已经变成了许多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共同选择。只不过,这一次,人们选择自行车的理由已经完全不同,不是因为经济原因不得已而为之,而是出于环保、喜爱等理由的主动之举。由是,自行车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一种健身方法,甚至也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它彰显的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注脚。(作者: 石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