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三不罚三优先”
邱县治超站给司机行方便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薛雅兰
在冀南平原的交通要道上,位于邱县的治超站正悄悄发生着变化。过去这里是出了名的严查严罚执法点,如今在货车司机嘴里,却成了能歇歇脚、解解难题的暖心服务站。
“师傅,您这车载货超了点儿,但看您是第一次,咱不罚。来,先看看这个事故案例,就知道超限有多危险了。”日前,在邱县106国道治超站,执法人员王红达拿着一份印着本地货车事故照片的宣传册,给司机讲解政策。这样的“首违不罚+现场普法”,如今是邱县治超的常规操作。
邱县是农业大县,每年有大量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通过乡村公路外销。以往,“一刀切”的处罚虽能遏制超限,却常让司机犯难。“有次拉着刚摘的黄瓜赶路,因轻微超限被罚款,等处理完,一车黄瓜都蔫了。”司机老李的经历,曾是许多从业者的痛点。
针对这一问题,邱县推出“三不罚三优先”机制:首次轻微超限不罚、非主观故意超限不罚、运输鲜活农产品轻微超限不罚;对农资运输车辆优先检测、对赶农时的货车优先放行、对有特殊困难的司机优先帮扶。去年夏天,菜农赵师傅的货车因暴雨延误装货,为赶早市轻微超限,执法人员不仅未处罚,还帮他联系了县城的冷链车转运,保住了一车蔬菜。
邱县还制作了各类宣传品:既有印着“超限=毁路+玩命”的漫画海报,也有配上邱县方言的音频讲解,通过村口大喇叭、司机微信群循环推送。
走进邱县香城固治超站的“司机驿站”,微波炉里热着司机带的馒头,饮水机旁摆着免费纸杯,角落里的工具箱整齐码着扳手、螺丝刀等,墙上贴着周边汽修店、餐馆的优惠清单——这是邱县为货车司机打造的暖心角落。
“在驿站,能喝口热水、充个电。”司机杨师傅说,去年冬天,他的货车在治超站附近爆胎,执法人员不仅递来热水,还帮他联系了汽修店,费用比市价便宜近三成。
这样的服务并非个例。邱县将治超站功能全面升级:基础服务涵盖免费休息区、应急药箱、手机充电站;增值服务包括与乡镇卫生院合作开通“司机急诊通道”、联合农机站提供农具临时存放点;特色服务则针对本地司机,比如帮联系货源、代收农产品物流信息。
但服务不是放任,在邱县,柔性执法有明确的“红线”,即对多次超限、恶意超载、危及安全的行为“零容忍”。
为避免人情执法,邱县制定了《乡村治超执法操作手册》,将超限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级,对应教育、处罚、强制卸载三种处置方式,每条标准都细化到“超载多少公斤、超限比例多少”。手册还附有10种常见场景的处理流程图,比如“运输急救物资超限怎么办”“夜间执法如何规范用语”等,让执法人员有章可循。
科技手段更让执法“不偏不倚”。治超站的智能称重系统与省级平台实时联网,数据自动生成、不可篡改,避免人为干预。
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带来了显著变化。今年以来,邱县超限率同比下降42%,因超限引发的道路事故下降60%,而司机对治超工作的满意度从去年的78%升至95%。(摘自《邯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