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宁欣在第二十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参赛。
脚踩轮滑鞋,身着红色连衣裙,身姿轻盈,急转、腾跃,如化作灵动的红绸,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在第二十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一位湖南女孩以优美的身姿征服全场——来自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初二学生、075096号“雷小锋”旷宁欣,一举斩获青年女子组花式对抗金牌和青年女子组花式绕桩银牌,为中国队赢得了荣誉。
“别人都有奖牌,只有我没有!”
15岁的旷宁欣与轮滑的缘分,始于成都一个广场的邂逅。4岁多时,她和父母在外偶然看到一个女孩在广场上滑行自如,那流畅的舞姿在她眼中“特别美”,于是便缠着父母报名学习。母亲回忆:“纯粹是孩子喜欢,我们当时只想让她玩一玩。”然而,启蒙教练秦春艳敏锐地发现了她的天赋,于是开始了系统训练。
2015年,不满5岁的旷宁欣初次踏上赛场,充满了自信,却未料想只拿到了第18名。“别人都有奖牌,只有我没有!”比赛结束后,年幼的她嚎啕大哭。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反而哭过之后练得更拼。
小学二年级,旷宁欣和父母搬回长沙,两地之隔,并未中断她在成都的系统训练。于是,一个独特的“双城生活”开启:每到寒暑假、五一、国庆等长假,小小的她便独自一人,拖着与她身高相仿的行李箱,搭乘飞机或高铁前往成都。
“去成都训练时,孩子就一直住在秦教练家。”母亲说,寒假时间紧,过年都不回来,已经连续在秦教练家过了好几个春节。在长沙,上学期间,训练也从未停歇。每天放学后,无论多累,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体育馆,再投入两到三个小时的训练。这种在两个城市间奔波、在不同环境中坚持训练的日子,构成了她童年和少年时光里独特而难忘的回忆。
15次重复的执着,训练与学习她都要
训练跟上了,学习同样不能耽误。为了在两者间找到平衡,旷宁欣的时间被切割得无比精细,分秒必争。每天清晨六点半,她便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在往返成都的候车室里,她常常趴在椅子上,利用碎片时间写作业;赛场的短暂间隙,她抓紧时间观看班级的云直播;一旦因参赛落下了课程,她会立刻主动找老师或同学补习。
初二生地会考的关键时期,因为比赛她落下了不少课程。回校后,她的时间表被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全力补习文化课,中午老师专门为她进行一对一辅导,下午则必须继续投入高强度的训练。
没有任何成功会是偶然。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旷宁欣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超乎常人的付出。为将每一个动作打磨得炉火纯青,她需要不断重复那些看似枯燥的训练。母亲告诉记者,“有一次练组合动作时,她重复做了15次都没达到完美的状态,差点崩溃。平复心情后会继续咬牙坚持,非得练到完美才肯结束。”
旷宁欣说:“我非常热爱轮滑,前行的道路即使再艰难,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12月底,她将赴在新加坡举行的轮滑世锦赛。
学习轮滑10年以来,旷宁欣已在各级比赛中获得数十块奖牌。
■文/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朱川湘
上一篇:减盐减油 不减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