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变盘 机构扎堆调研透露什么信号?
创始人
2025-07-26 02:46:59
0

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国内货币政策持续适度宽松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正经历一场估值修复与基本面承压的博弈。

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凭借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走出亮眼行情,但7月以来迎来震荡变化。Wind数据显示,银行指数(886052.WI)自7月11日触及7927.80点高位后回调,至7月22日最低下探至7489.99点,截至7月24日收盘银行指数为7472.23点。

与银行股股价震荡形成对比的是机构调研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7月24日,42家上市银行被调研总次数为233次,机构调研家数为2116家,创近年来新高。在调研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核心关注点集中在区域银行的信贷投放、资产质量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

这场“冰火交织”的博弈背后,既是资本对银行股长期价值的笃定,亦折射出对短期净息差收窄、中报业绩承压的忧虑。

投资价值引资本青睐

资本对银行股的热情,根植于其投资价值与宏观环境的共振。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今年银行股表现强势,吸引了很多机构调研。因为银行股估值低、分红率高,契合了很多这种追求稳定回报资金的需求。且银行股业绩也好,很多银行股股价创了新高。

2025年,银行指数走出震荡上行趋势。2025年1月2日,银行指数在6246点附近,至7月11日触及7927.80点高位。

资金流向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东方证券(600958.SH)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A股上市银行49.17亿股,比2025年一季度增持6.64亿股,重仓市值640.78亿元,环比增加135.08亿元,占基金重仓市值的比例环比提升1.14%至4.90%。分板块来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重仓比例分别为0.77%、1.55%、2.27%和0.31%,环比分别变动-0.03%、0.41%、0.71%、0.04%。被动型基金方面,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被动型基金重仓A股上市银行71.47亿股,环比增加16.23亿股,重仓市值1332.61亿元,环比增加288.32亿元,重仓市值比例环比提升2.02%至11.15%。

从内外资动向看,东方证券的数据显示,北上资金继续小幅增持银行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上资金持股A股上市银行243.77亿股,环比增加5.86亿股,占流通A股比例环比小幅提升0.04%至1.83%,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持股比例分别环比变动0.01%、0.08%、0.16%、-0.20%。南下资金增持力度较大,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南下资金持股H股中资银行1259.62亿股,环比增加100.93亿股,占H股股本比例环比提升1.91%至21.27%。

“银行股是沪深300指数最权重的板块,通过配置银行股能够推动指数回升,有利于推动大盘向上突破。”杨德龙说,“随着稳经济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增长预期改善,银行股作为经济复苏受益板块,也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其盈利增长的信心。银行股的强势表现推动了本轮行情的确认,并对指数突破箱体震荡上沿起到了关键作用,机构投资者加仓权益资产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信心。”

看好基本面拐点机遇

7月以来银行股的震荡回调,引发市场对其短期走势的担忧。分析认为,净息差收窄、中报业绩预期承压是主要诱因。

记者注意到,在调研中,投资机构普遍对银行的净息差表现、资本补充情况、资产质量和信贷投放情况很看重。如在2025年机构对常熟银行的调研中频繁问到“在推动村镇银行高质量方面,贵行有什么考虑”“如何展望贵行2025年的资产质量和拨备覆盖率”“如何展望2025年的净息差走势”等。

谈及近期银行股震荡的原因,星展银行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告诉记者:“中国的银行业正面临净息差收入下降的风险,主要是因为我国总体还是在降息通道之中。各大型银行即将于8月公布中报,暂时普遍预期营收和盈利很有可能出现同比轻微下跌。相信这是银行业在最近遇到的一个逆风因素,也是最近一周股价回落的因素之一。”

7月19日,天风证券(601162.SH)研究所银行首席分析师刘杰在报告中指出,复盘历史,银行股股价和基本面长期存在“背离”现象。这或是因为在经济上行周期中,银行基本面表现较好,但银行股相较于其他高成长板块可能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而在宏观经济表现相对承压时,银行基本面有所承压,银行板块的防御属性突出,反而拥有超额收益。目前,银行基本面仍然承压,但在市场偏好高股息策略下涨势亮眼。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负增2.32%,较去年同期增速低2.97%。而银行股估值正攀升至近年较高水平,截至7月11日,银行板块PB为0.75倍,处于近十年5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

对于后市走向,机构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这种判断建立在对银行基本面拐点的预期之上。

在银行资产质量方面,高盛中国金融分析师杨硕在此前发表的报告中指出,由于不良贷款形成可能在2025年达到峰值,银行资产质量或将在2025年迎来拐点,使银行能够在2026年通过冲回拨备释放利润。银行可能会在2025年继续增加抵押贷款不良贷款拨备,但在2026年应该有降低拨备的空间,从而支撑收益。

在盈利方面,高盛认为,2025年银行盈利可能仍面临压力,在低利率环境下净息差将进一步下降,信贷成本不太可能显著降低。然而,到2026年,银行净息差应逐渐稳定,支持净利息收入的同比增长,且不良贷款形成率的下降可能为拨备减少留出空间。

邓志坚认为,银行股普遍在过去2年录得极佳的升幅。从指数看,沪深300金融业指数过去2年录得40%的升幅,部分大型银行股的同期升幅甚至超过70%。其中的原因包括营收和盈利稳定,而且普遍派息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这是长期看好国内大型银行股的基本核心因素。国家一直鼓励优质企业要多派息,让更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多、比基准利率更高的收益。这是调整整个金融投资领域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能够让更多资金流入股市的关键一步。只是大型银行股在股价增长之后,其股息收益率逐渐回落到4%附近,所以短期内较难吸引更多投资者。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在构建银行股的“安全边际”。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修订实施,银行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渠道不断拓宽,年内已有多家银行完成资本补充,为信贷扩张与风险抵御提供了缓冲垫。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既保障了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中的积极性,也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方式缓解了其负债成本压力。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政策托底”效应成为市场信心的重要支柱。

谈及下一步对银行股股价走势的看法,刘杰在报告中指出,资金面驱动下的估值修复是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而这一逻辑预计将持续成立并支撑行情延续。具体而言,一方面,低利率和优质资产稀缺背景下,银行高股息、类固收的优势凸显。银行股自2023年12月启动普涨行情以来,截至2025年7月11日,银行板块股息率仍有4.87%,结合其分红稳定、经营稳健的特性,投资吸引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带动银行板块估值明显修复。今年,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新规等重磅政策落地,显著增加各类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展望后市,在政策红利释放下,险资入市、主动基金增配和被动基金扩容或将合力为银行股带来稳定增量资金,增强估值修复行情的可持续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鹏工业过会:今年IPO过关第...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0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
李建辉已辞职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澎湃新闻消息,卷入“假院士”“假参事”事件的李建辉,辞去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以下...
在乌镇遇见上海书展!拓展长三角... (来源:上观新闻)漫步乌镇景区,从茶楼到染房,从酒店到民宿,从咖啡馆到餐吧,70多个阅读空间都藏着书...
蚊子练出“抗药Buff”,蚊子... 随着广州、佛山相继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国家疾控局日前将沪苏皖等11个省市列为Ⅱ类地区,提示具有一...
中国发布“双碳”五周年重要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8月15日,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
InXinjiang (67)... 2025年8月,美国何塞·利蒙舞蹈团来到新疆,参加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也是他们首次来到新...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 (来源:中工网)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个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伪装成科研机...
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这张老照片...
“新三样”领跑、航线频增!我国... (来源:中国水运报)转自:中国水运报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
重庆巫山县发生一起危岩崩塌,提... 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8月15日,重庆巫山县大溪乡平槽村1组垮岩子危岩发生崩塌灾情,因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