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暮色四合,惠山映月里,上下河塘畔,一座活化重生的百年老宅内,暖黄的灯光如流水般漫过青砖黛瓦,精心布置的光束穿透夜色,将庭院中央那座飞檐翘角的古亭温柔托起,勾勒出玲珑的轮廓。两侧斑驳的院墙也被灯光洗亮,显露出时光的肌理。
7月21日,无锡全新音乐地标——“声堂”亮相,宁夏、琴马、严老板等音乐人接连登台,乐迷们围坐在老宅留声亭前的草坪上、池塘边,随着音乐声打着节拍,轻声哼唱。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走入老宅,运营团队煞费苦心。原本静寂的院落被精心设计的灯光系统唤醒,马头墙、墙上青瓦都通过光影勾勒得更具诗意。空间内,黑胶唱片与CD墙承载着国内近80%独立音乐厂牌的专辑,成为乐迷淘碟的宝库;音乐人周边产品点缀其间,艺术海报讲述曾经在锡城出现的各类音乐活动。
“我们最珍视的就是这座院子中心的亭子,太特别了。”主理人王丽娜介绍,他们把亭子取名为“留声亭”,日常可供市民游客休憩,而当两侧移门完全打开,它便如魔术般变身为一个沉浸式的小型演出舞台。声堂亮相当晚,音乐人宁夏登场,亭子被灯光层层点亮,音乐流淌其间,“古今对话的奇妙氛围,正是我们想要体验的。”乐迷小田看到了宁夏的演出信息,从南京赶来,一下子被古镇的氛围与音乐融合的气息震撼住。
舞台的两侧
更多古建筑与现代音乐元素交融的气息
扑面而来
进门的右侧是“声景坐标·无锡白噪音计划”特展,由音乐人、声堂主理人曹量带队,深入城市肌理,在七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角落,捕捉并记录到属于无锡的“声音DNA”:有清晨穿透薄雾的长江轮汽笛声,有网红市场稻香充满烟火气的叫卖声构成的市井交响,还有蠡湖的水流与风声……
“这些声音不仅是记录,更是对无锡城市气质的一次解读。”曹量说,这些声音密码,藏着无锡人内敛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另一侧,则是选取了与无锡有关的音乐作品,从阿炳的《二泉映月》到王莘的《歌唱祖国》,从江南民谣“亮月亮亮”的田野采集到“琴马乐队”以诗歌为魂的摇滚创作,无锡的音乐血脉在这里被集中展示、讲述与再创造。
“我们想搭建的平台不仅仅是音乐展示空间,更是体验平台。”主理人王丽娜说,声堂将设立每周固定的演出日,打造常态化音乐现场,搭建一个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音乐融合的“音乐厨房”,用年轻化的空间语言,让无锡丰厚的传统音乐资源焕发“新声”,吸引更多年轻听众。
音乐IP激活古镇新韵,声堂所在的惠山映月里街区,正是无锡“以乐塑旅”的典范之作。今年,这个以二泉映月为文化IP的主题街区正式开街后,一直是游人如织。“以前来只觉历史文化厚重,如今演出多了、时尚感强了、年轻面孔多了,这也是我来这里二刷、三刷的理由。”上海游客张若禹的感受精准描述了街区的蜕变,发现了这个古镇独特的调性。
街区蜕变源于音乐IP的挖掘和创新布局:巨型赛博朋克风阿炳雕塑矗立街区,音乐喷泉随《二泉映月》律动,民乐经典转化为视觉地标;活塞LIVEHOUSE、友时演绎空间等50余家首店进驻,308礼堂每年举办超20场演出,多元业态与音乐实现了融合;而当摇橹船载着“春晚同款”江南小调划过清澈见底的河塘,《知音映月里》沉浸式演出贯穿在亭台水榭间,更多的文旅体验场景正在被构建。
“依托惠山古镇构建音乐生态圈,我们会继续让国乐从舞台艺术变为可沉浸体验的文化产品,令更多人从这里看到无锡音乐之美。”梁溪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惠山映月里将持续通过音乐元素的植入、音乐业态的导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生活方式融合,为无锡这座爱乐之城构建可体验、可感受的音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