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屏幕上飞舞的凤凰,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7月24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宜宾开幕。成果展上,全球首款量产P0.7 TFT基Micro-LED商用显示屏吸引了不少目光。
显示屏背后,是金融“活水”滋润产业“沃土”的故事。“Micro-LED技术商业化推进长期以来面临挑战,从中试研发到产品量产,每一道难关的突破,都有国有投资运营平台等力量的‘托举’。”辰显光电公共事务总监付超凡回忆。
金融助力产业“发新芽、成大树”,并非个例。两年前,同样在四川举办的第一届产融合作大会,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高层次交流平台,涌现出一批产融合作的成功经验,也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
时隔两年,“活水”润“沃土”的故事,又迎来了新篇章。
更“吸金”的新领域
本次大会期间,18个四川省重点产融合作项目进行签约。其中,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与眉山产投基金完成了规模5亿元的四川未来创兴股权投资基金签约。
“从去年12月揭牌成立以来,我们总共发起新设3支基金,规模合计30亿元,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志强透露。
四川未来创兴股权投资基金是该集团按照市场化方式参与遴选设立的首支产业基金。张志强透露,基金投资布局的方向,将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领域。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已成为产融合作的一大关键词。
对于在前沿赛道上奔跑的企业而言,这就像一场“及时雨”。
“金融资本作为关键赋能要素,持续驱动技术创新突破,加速产业跃升进程。”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表示。
以辰显光电为例。新型显示行业具有重资产、长周期、人才密度高等特点,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问题。最艰难的中试阶段,正是省市国有投资运营平台近11亿元的投资,让辰显光电能够“松口气”,将精力更集中于技术工艺攻关,于业内率先点亮TFT基Micro-LED量产线并实现量产。
辰显光电带来的显示屏产品会场内的故事只是一个切片。就在7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发布上半年四川金融成绩单显示,上半年,四川制造业领域的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实际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截至5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9.2%,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3.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1.6%。
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宜宾,是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之一。记者在会场了解到,宜宾成立普惠金融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创新“宜创贷”等信贷产品,助力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产业集聚成势。同时,以“智改数转”推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新”,以及深耕场景建设推动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破局”,也是宜宾“试金”的重要方向。
更“走心”的新探索
“科创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在本次大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解决路径。”本次大会发布的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就是让付超凡感到惊喜的内容之一。
该系统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打造,是全国首个专注于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服务的综合培育平台,旨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高效、智能的培育服务。
就在7月21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5大专精特新指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达80.6%,该类企业已经成为A股IPO的主力军。而在四川,全省179个A股上市公司中,有46家是专精特新企业。
为让“生力军”“领头羊”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发展,政企携手精准“滴灌”,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融资产品进一步丰富,做实金融“硬支撑”。
大会现场“针对四川专精特新企业,我们专门推出了定制产品和优惠的贷款利率,同时,为企业定制专属的金融服务方案。”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侯建国介绍,针对科技型企业,他们还通过设置专门机构、组建专门队伍、打造审批绿色通道、推出专属产品、搭建专属生态圈等,全方位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大会上,围绕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相关场景,首批“支持新型工业化创新金融产品矩阵”发布,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制造e贷”、中国农业银行“先进制造业贷”等15款金融产品。同时,大会还发布了“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这是中国银行和中国人保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头雁”作用,通过“银保联动”首创推出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旨在助推中试“加速跑”。
“四川产融合作处在‘量增’向‘质升’转型的关键期,通过此次大会搭建的长期性、持续性产融合作平台,相信未来将继续突破薄弱环节,成为中西部产融协同发展的标杆。”张志强认为。
他透露,四川省科创投资集团将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关注全国范围内的“链主”和“链属”企业,力争招引入川,助力我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积极抢占前沿赛道,从技术源头参与项目孵化,补齐增强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基础能力。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