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公安机关应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治理理念、模式、手段创新,通过服务思维转变、协同机制构建、技术手段升级与文化特质融入,构建起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理念革新,要从“管控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向。传统治理侧重于事后处置与秩序维护,而现代城市治理要求公安职能向“预防为主、服务为先”转型。四川地域广阔、城乡差异显著,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其治理需求既包含中心城区的高密度管理,也涉及郊区新城的弹性化发展。公安机关需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
模式重构,要从“条块分割”向“协同共治”升级。超大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一部门难以独力应对所有问题。公安机关需构建“公安+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横向上协同,建立与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纵向上贯通,完善“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治理体系,通过力量下沉,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同时,要积极培育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
手段升级,要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变革。公安机关需加快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风险预警;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效能,推广“一网通办”“指尖警务”等线上服务,运用智能识别、智能分析等技术,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案件侦破更有质效。
文化融入,要从“物理空间”向“精神家园”深化。四川文化底蕴深厚,成都以“休闲之都”“包容之城”著称。公安治理需融入地域文化特质,增强群众认同感。在社区治理中,要借鉴传统“茶馆文化”,建立“警民茶话会”,通过平等对话化解矛盾;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体现“柔性治理”理念。同时,要通过文化活动,增强警民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