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7月2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指导、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贵阳孔学堂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在贵阳孔学堂开幕。这是继去年孔学堂成功举办“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研讨会后,对“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宗旨的进一步实践。
此次活动将以“心”与“精神”的中德哲学互鉴为主题,开展四场学术对话,运用现代学术挖掘心学时代价值,深化对观念论“精神”的理解,在交互碰撞中共同探讨中德哲学核心观念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意义。
开幕式回顾了“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的发展历程。2024年,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国际儒学联合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共同发起该学术联盟,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心学”开展学术研究、传播研讨、转化应用和国际交流互鉴,得到国内外20多家学术机构的响应,并于2024年10月26日在孔学堂举办的“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研讨会上启动学术联盟机制。
武汉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郭齐勇在致辞中对孔学堂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说,中国心学对东亚乃至世界文化都有深远影响,其很多精神资源仍然可以被当代中国人与各国人民吸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舒大刚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共同推动了中国心学的传承、研究、转化与国际对话,中德哲学对话与系列研修活动正是联盟合作机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一步,意义深远。随后,在中德哲学对话学术活动中方发起人、首尔大学教授郭沂主持下,中德哲学对话学术活动德方发起人、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教授Michael Spieker,香港中文大学教授、《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编、国际儒联理事黄勇,班贝格大学教授Marko Fuchs,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习教授陈嘉映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当天,“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成员机构代表、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华文化研修园入驻学者,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贵阳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孔学堂书局负责人,“中国心学与民本思想”——贵阳孔学堂第四届中国经典研习班学员及旁听学员,贵州高校部分学生、新闻媒体记者共100余人参加开幕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
(《“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在贵阳孔学堂启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