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2025年6月份以及上半年物价数据。
最新数据不仅体现出我省消费领域内全省消费市场的韧性,也展现了生产领域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的向好态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了最终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6月份,我省CPI同比上涨0.8%,环比上涨0.1%。上半年,全省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2%。
记者分析今年以来CPI数据发现,6月份CPI同比涨幅为9个月以来新高,且连续4个月正增长。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价、肉价如何?
“食品价格同比转正。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7%,其中鲜菜、淡水鱼、鲜果价格分别上涨1.5%、10.6%、10.8%,猪肉价格降幅有所扩大。”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邓泓介绍。
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鲜果、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因。而猪肉、鸡蛋价格延续下降态势,同比分别下降12.9%、11.1%,抵消了部分涨幅。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相对较高,也是影响CPI的关键因素。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变化如何?
今年以来,我省核心CPI同比涨幅逐步回升。上半年上涨0.8%,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上涨1.3%,创一年多来新高。
“核心CPI的逐步回升,反映出宏观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价格上涨的内生动力有所增强。”邓泓解读道。
再从服务消费来看,在同比上涨0.8%的CPI中,服务消费拉动显著。6月份,非食品中,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比5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上涨原因主要是受人工成本上升、政策性调价、教育需求升温等因素影响。
此外,通过消费券发放、以旧换新等措施刺激需求,叠加国际市场金价上涨,推动了全省扣除能源的工业品价格呈结构性上涨。
6月份,扣除能源的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5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金饰品、铂金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衣着,分别上涨41.0%、10.8%、2.0%、1.7%、1.5%,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
服务价格、扣除能源的工业品价格分别同比增长1.6%、1.2%,共同推动CPI的正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省消费结构从商品向服务升级、从实物消费主导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的趋势。
与CPI相对应的PPI,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工业企业产品在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变化,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两大类。
生产资料一般指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中间消耗品,比如煤炭、原油、有色金属等;生活资料一般指生活消费品,比如衣服、汽车等。
“相较于生产资料价格出厂价格走弱,我省生活资料价格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生产价格调查处处长孙悦认为,这是由于提振消费相关政策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
例如,上半年体育用品制造、制鞋业、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瓶(罐)装饮用水制造、水果和坚果加工、机织服装制造等与消费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上半年出厂价格,出现了同比上涨。
而AI技术快速发展、大模型持续迭代、高性能计算芯片市场需求激增等因素,带动了上半年半导体发光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价格同比出现上涨。
此外,从上半年PPI走势来看,“反内卷”、治理低价的政策对安徽行业价格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比如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开始收窄。
孙悦表示,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以后,国家有关部门正根据会议精神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的规范治理力度,这将有利于推动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促进价格合理回升,改善企业利润,增强经营活力,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