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陆欣怡
本报讯 你出项目,我来助力。近日,秀洲区新城街道东升社区(义庄村)联合浙江雅莹公益基金会、珍爱社会工作服务社党支部、新城司法所党支部共同发起的“布益东升·邻匠聚益”党建联建项目迎来第三场线下活动。
当天,近20名社区青少年化身“环保小达人”,用创意为玩偶“量体裁衣”。活动以趣味互动与动手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创作中体验资源循环利用的乐趣,让绿色环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我国每年约产生2600万吨旧衣物,仅10%得到合理回收利用。”活动伊始,来自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循环创意部门的郭黎老师以一组数据,将话题引向旧衣物和服装边角料的循环利用。当被问及“不穿的旧衣服如何处理”时,“在衣柜闲置”“直接丢弃”“捐赠他人”等答案陆续响起。
“其实,旧衣物和边角料也能重获新生!”在创意设计环节,一份份特殊的“环保材料包”被送到孩子们手中。里面的基础玩偶、彩色布料、纽扣、丝带等物资,大多来自浙江雅莹公益基金会提供的零碎服装面料。这些原本将要被丢弃的布料,在孩子们的巧思下焕发新生。
“我们用这块蓝色的布做一件披风吧,再加上这个亮晶晶的纽扣!”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或裁剪布料,或用胶水粘贴,将零碎面料巧妙组合。志愿者们在一旁巡回指导,耐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共同探讨设计思路的同时,传递环保小知识,让绿色理念在互动中自然流淌。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精心创作,一件件独具特色的玩偶服装惊艳亮相:有的用碎花布拼出了田园风小裙,有的用条纹布制作了时尚外套,还有的用丝带装饰出了飘逸的披风……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创意与环保智慧。
“自己在家里也喜欢给娃娃做衣服,但今天的布料特别好看,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手工,也非常有意思。”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吴欣辰骄傲地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与玩偶一同合影留念,定格下这充满意义的瞬间。
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提升色彩搭配与创意表达能力的平台,更通过亲子协作增进了家庭情感。而借助党建联建的力量,多方携手将环保理念融入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也为社区营造了绿色、和谐的文化氛围。
据了解,“布益东升・邻匠聚益”项目将继续坚持“环保与创意同行”的理念,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让邻里情谊愈发深厚,共同描绘社区更加美好的和谐图景。
上一篇:平安健康险用爱点亮孩子们的夏天
下一篇:“打卡”荷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