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整治市场秩序 优化消费环境
青岛着力解决市场消费环境领域突出问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市场消费环境关系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消费意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岛针对市场消费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将营造安全放心市场消费环境专项行动作为市级层面集中推进的重点民生实事,整治破解民生难题,做到深查实改、见行见效。
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整治整改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有效。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汇总分析近年来投诉数据,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虚假宣传、缺斤短两、食品安全、消费欺诈、强制消费等问题,加大治理力度。聚焦中小餐饮、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啤酒经营、旅游景区(街区)、特种设备6个重点领域,通过监督检查、暗访督查、区市交叉检查,投诉量同比下降。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在重点农贸市场和餐饮街区设置126块曝光台,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办理各类案件9000余件,集中曝光10期57起典型案例。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彰显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担当。针对价格欺诈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督促餐饮店在价格公示牌上增加计价单位,在点菜区设置高价海鲜消费提示,避免餐饮店“打擦边”误导消费者;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场所净、设施净、工具净、人员净、食材净“五净”行动,累计检查小餐饮4.6万家,整改提升1200余家;针对啤酒假冒仿冒、虚假宣传等问题,检查啤酒销售者2.3万家次,重点规范啤酒店铺的门头招牌、散装啤酒标识牌、餐饮店菜单等,查处啤酒经营场所无资质经营等违法行为。
在崂山区真诚超市新天地店,崂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认真查看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服务站的运行记录。“对顾客投诉,我们做好详细记录,并第一时间解决受理,保证顾客的满意度,商家跟顾客都受益。”超市店长说。为推动消费纠纷“投诉不出门、和解在先”,崂山区在全区五大商业综合体、八处农贸市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
“以前遇到消费问题,要拨打12315进行投诉维权,虽然渠道通畅,但比较耗时间。现在商场里设置维权服务站,不出门就能解决问题,购物消费就更放心了。”一名消费者说。消费维权服务站的设立,方便了消费者就地就近解决消费纠纷,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维权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228个消费维权服务站,当消费的后顾之忧被高效化解,消费信心也就增强了。同时,青岛还培育了163家放心消费餐饮店、98家放心消费摊位,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其中,在台东营口路整体打造放心消费商圈,通过正向激励、公开曝光、放心消费承诺等实现农贸市场、食品摊贩、餐饮店各业态整体提升。
夯实学习教育成果,从突出问题入手,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需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在餐饮领域,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创设“市场监管放心码”,对线上线下7.1万家餐饮单位赋码公示信用信息,以信用倒逼业户规范经营,全市餐饮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31.76%。在农贸市场领域,建立农贸市场监管惩戒闭环机制,推行诚信经营承诺、诚信保证金、违规业户责令退出、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四项制度”。在计量秤具领域,对所有农贸市场经营业户秤具统一登记造册、统一强制检定,统一增配公平秤,在此基础上广泛推行“一秤一码”智慧监管。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不仅需要“铁腕治乱”的硬措施,还需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努力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唯有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把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才能让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成为常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责任编辑:程雪涵
下一篇:意念下棋 科幻成真(科技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