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创始人
2025-07-23 06:25:30
0

转自:贵州日报

林哲宇 郭明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这一重要指示为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坚持生态优先

“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贵州的独特地形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由喀斯特地貌精心雕琢而成的峰林、溶洞、峡谷等自然奇观,不仅构成了贵州无可替代的生态资源,亦成为促进其文旅体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在文旅体产业的融合发展道路上,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通过“立法先行+科技赋能”,构建起严密的生态保护体系。全省制定《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30余部地方性法规,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林长+河长”协同保护网络。针对喀斯特地貌的生态脆弱性,运用卫星遥感、红外监测等技术,对梵净山等世界自然遗产实施全天候生态监测;对赤水河流域开展系统性修复,使其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消失多年的珍稀鱼类长江鲟、胭脂鱼和岩原鲤等物种种群数量增加,丹霞地貌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恢复;形成“碳汇交易+生态反哺”的良性循环,建立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将林木的碳汇价值转化为林农收益。黔东南州检察院推行“检察+碳汇”制度,实施“司法确认+碳汇补偿”模式,通过认购碳汇代替补植复绿,解决涉林案件执行难问题。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0%跃升至2024年的63.3%,绿色经济占比48%,林业产值4654亿元,绿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18个世居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拥有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57个中国传统村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为文旅体融合筑牢根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构建民族文化立法保障体系。出台《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政策支持,建立“生产性保护”机制,让民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例如,丹寨建立非遗工坊联盟,将古法蜡染、花草纸技艺运用到时尚手包、文创灯饰中;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开设“绣娘学堂”,作品登上巴黎时装周,订单量暴增。同时,数字技术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例如,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裸眼悬空巨幕剧场,通过逼真的场景还原,环绕式音效,让游客体验到沉浸式科技文旅。

创新“非遗+体育”融合发展模式。以“村超”“村BA”为契机,将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和侗族大歌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入赛事场景。催生苗绣足球挂件、蜡染队旗等文创产品,吸引大量观众,带动文旅消费。这种融合发展模式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向运动场,激活民族文化生命力,也创造出“一场球赛激活一座城”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足迹遍及贵州68个县(市、区),留下丰富文物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贵州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放在首位推动,促进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遵循“保护为先”的理念,通过法治化、科技化手段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在红色资源传承方面,持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优化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0个重要纪念场馆的展陈水平,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互动性和沉浸感。构建以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各地以“开学第一课”、红色主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利用数字化手段讲好红色故事,打造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等文旅融合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军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使红色故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强化融合,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场景。打造“红色+体育”文旅线路,串联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赤水河谷等景点,深化“重走长征路”等红色研学活动。建设全域行浸式数字展馆,利用AR、VR等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

促进文旅体深度融合

近年来,贵州围绕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持续深入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和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打造“村超”“村BA”“中国天眼”等IP矩阵,以文旅体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大力开发具有贵州特色和产业特点的文旅体融合项目。推出“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翱翔贵州”滑翔伞赛等系列赛事,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新场景。依托桥梁和洞穴资源,发展高桥极限运动和洞穴探险等标志性体育旅游产品;推广龙舟、斗牛、独竹漂等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大力发展马拉松、山地骑行、徒步、漂流、攀岩等特色旅游产品,把体育活动打造成“流动的景点”“移动的景区”,极大提升游客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积极打造“旅游+酒文化”“旅游+康养”等文旅新业态,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旅游业层次和水平。

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开拓东南亚、日韩等国际旅游市场。拓展“支支串飞”精品路线,打造精品酒店、特色民宿、露营基地等多元住宿体系;推广“黔菜标准”,推出“一地一味”美食地标,让游客一站式品尝贵州美食;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等活动,大力整治游客反映突出问题,提升贵州旅游的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构建全域智慧旅游服务体系,让科技为游客带来更便捷、个性化的体验。依托已搭建的省级统一智慧旅游平台,进一步整合全省景区门票预约、交通接驳、住宿预订、美食推荐等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推送定制化旅游路线。例如,游客输入“亲子游”“徒步探险”等需求,平台可自动匹配适合的景点、活动及周边服务。同时,在重点景区推广“一码通行”系统,游客扫码即可获取语音导览、景点介绍、应急求助等功能,减少排队等待时间。针对老年群体,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并提供简易操作指南,让智慧服务兼顾不同群体需求。

突破地域界限,形成资源互补、市场共享的发展格局。可联合云南、四川等省份打造“西南喀斯特生态旅游走廊”,串联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四川九寨沟等世界级景观,推出跨省联程旅游产品,实现门票互认、线路互通。积极参与国际文旅交流活动,在东南亚国家举办“多彩贵州文化周”,展示苗族银饰、侗族大歌等文化特色,结合当地旅游市场偏好,设计“贵州+东南亚”跨国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国际游客。通过区域联动,让“多彩贵州”的品牌影响力突破地域界限,成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标识。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机的五种启动方式比较,搞电气... (来源:电力四射)电气作业人员最熟悉的电动设备应该就是电动机了,电动机在启动的时候有很多种方式,包括...
三位高管同日获批,花旗中国管理... 7月23日,上海金融监管局连发三则批复,核准辛葆琏花旗银行(中国)(下称“花旗中国”)董事长任职资格...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沈健被查 7月23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贵州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沈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
“中国冷极”根河市林海深处藏清... 转自:草原云时下,当全国多数城市在盛夏高温中炙烤,而位于大兴安岭腹地的“中国冷极”根河市,正用清凉书...
佳云科技甩卖子公司背后:10年... 每经记者|陈鹏丽    每经编辑|魏官红     7月22日晚,佳云科技(3002...
股市持续上涨,债市资金流出压力... (来源:业谈债市)近期伴随着商品和股市上涨,债市有所下跌,其中股市上涨可能导致债市资金的流出,这是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59号(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的公告 )为...
南财V快评:2.5亿存款说没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南财V快评#:2.5亿...
国网能源院报告解析新能源发展新...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北京7月23日电(董时珊)在7月23日召开的第二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国...
棒杰股份完成股份协议转让过户 ...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7月22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