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究竟视频微博
【深度︱#国家医保数据授权开放#,#医保加商保直赔服务覆盖跨省患者#】“46.64元门诊药费,医保报销9.2元,商保报销37.44元。”当离开医院结算窗口后,跨省异地就医的白女士再次打开支付宝,最新一条医保使用记录显示:个人自付0元。
白女士的参保地在河北石家庄。不久前,她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门诊就诊,医生开具了两款药。像往常一样,白女士点开手机界面上的电子医保码对准读码器,当窗口工作人员确认其医保信息并扣除医保内费用后,她再点开支付宝小程序上的二维码。只不过这一次,白女士使用的是支付宝商保码,由其所在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团险产品来支付医保外剩余药费。
去年年底,国家医保局释放出“积极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的积极信号。近一年来,在上海、杭州、厦门、山东等多省市,由地方医保部门推动的“商保+医保”一站式结算/支付平台相继落地,但由于医保数据开放的权限局限于省市级别,跨省异地就医患者难以被惠及。
近日,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下称“结算中心”)在北京正式运行,意味着国家医保数据与商业健康保险间的壁垒被打通,如白女士一样的异地就医患者也可以使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北京协和医院、复兴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多家公立三级医院已开始试点。
相较于其他地区,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北京模式”有何特色?医院参与意愿几何,又存在哪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