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依托沪滇协作、长三角云南籍商会、务工人员等资源优势,强化“外引内返”,积极开展“招小商、促就业、兴乡村”工作。
依托沪滇协作平台,外引“兴农”项目。上海陇品供应链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华蜜蜂产业的知名企业。在办事处对接推动下,上海陇品供应链公司在昆明、红河、曲靖、玉溪、大理、临沧、西双版纳7个州市13个县(市、区)落地中蜂养殖产业项目。一是推动合作养蜂。促进合作三方(资本、公司、农户)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养殖中华蜂3万箱,产蜜近300吨。除公司自产外,收购蜂农的蜂蜜1500多吨,收购金额2400多万元。二是建设蜂蜜加工厂。绿春县蜂蜜加工厂即将建成,文山、普洱、大理等地9个县市蜂蜜加工厂项目在推进中。三是培育养蜂技术骨干。公司带动1600多户农户参与中华蜂养殖,先后培养了700多名养蜂技术骨干和500多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去年收入约5.6万元,技术人员月薪7500元,一般工作人员月薪3800元。
依托长三角云南籍商会,落地“服装”项目。办事处多次赴温州市云南商会为会员企业宣讲云南投资机遇、投资政策,促成温州永嘉县继华坤服装有限公司回滇投资。一是服务企业考察。牵头组织温州有关企业对昭通市彝良县发界街道安置区扶贫车间等进行实地考察,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让企业了解投资优势和政策。二是用好投资政策。彝良县以优惠条件给予使用扶贫车间3000平米,促成温州市云南商会会员企业继华坤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彝良金澜服饰有限公司,公司厂房装修和购买机器设备已投资70多万元,计划二期再增加投入。三是推动群众家门口就业。产品以校服为主,招收当地群众入厂工作,目前已吸收家门口务工人员50人,保底月薪3000元加计件提成。
依托在浙务工人员,内返“五金”项目。浙江省金华市的镇雄籍企业有80家,行业内云南籍务工人员比例达80%,许多务工人员已从“打工者”变成“创业者”。办事处积极引导在浙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一是推动企业反哺家乡发展。与镇雄县相关部门和工业园区协同配合,促成罗旺斯门业、巨成门业、法迪迈安防科技、唐甲安防科技等一批云南籍企业组团返乡考察兴业。二是学习借鉴浙江发展经验。引导企业学习借鉴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等数字赋能案例经验,推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发展。三是服务建设中国西南五金城。返乡企业组团积极推动在镇雄县建设以家居建材、五金销售为主的中国西南五金交易商贸城,浙江省16家滇籍企业已入驻园区,吸纳就业1300多人。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