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有一种疾病突然“火”了那就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某国元首因下肢肿胀被确诊了这种疾病。这到底是什么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张鸿坤教授做详细科普。
下肢水肿有哪些原因?“下肢水肿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常见病因包括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深静脉血栓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部分药物也有可能导致下肢水肿,例如一些常用的降压药。”张鸿坤教授介绍,浙大一院血管外科门诊日常接诊中会遇到大量类似病例,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组合,如:超声心动图和钠尿肽用于排查心功能衰竭、生化全套可评估肾功能和蛋白水平、D-二聚体配合静脉超声则能精准捕捉血栓踪迹以及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情况。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其实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下肢静脉曲张,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这种疾病的‘学名’。”血管外科祝茜茜副主任医师说,“大家平时习惯把下肢静脉曲张和‘蚯蚓腿’等同,其实这种疾病分为很多期,并不仅仅以‘蚯蚓腿’为症状,出现‘蚯蚓腿’是静脉曲张的第二期,如果发生腿部肿胀疼痛则代表已经进入第三期,如果不重视,后期可能发展成老烂腿。”
正常情况下,腿部静脉的瓣膜会使血液回流到心脏,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由于腿部静脉瓣膜破坏,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出现了障碍,导致血液在腿部淤积,从而增加腿部静脉的压力,出现一系列症状。
静脉迂曲、扩张,浅静脉曲张看起来就像一条条蚯蚓爬在皮肤下面。皮下组织出现炎症反应,久而久之皮肤组织细胞就会缺血缺氧,细胞缺氧就会产生某种物质导致皮肤瘙痒,甚至还会引起静脉淤积性皮炎,严重时还会出现破皮、溃烂等症状。
“久站是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最主要高危因素,因为久站人群容易使腿部静脉血管中的“静脉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闭,从而导致静脉血液回流不良,形成静脉曲张,如教师、商场导购、菜市场老板等。”张鸿坤教授介绍,久坐也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风险。因为我们坐的时候膝盖与小腿几乎成90度角,而大腿根部与腹股沟又形成一个90度角,那么腿部的血液如果要回流到心脏,相当于要拐两个直角弯,阻力就增加了很多,阻力一增加,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就会形成静脉曲张。
我国成年人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高达20%,患病人群超过1亿,40岁以上高发。但专家表示,由于现在年轻人久站久坐为多,下肢静脉曲张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上20多岁的患者也不少见。
“很多人觉得下肢静脉曲张没啥危害,最多就是不美观。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并且要不得。”张鸿坤教授强调,下肢静脉曲张由于早期不痛不痒,很多人不重视,到发展到下肢疼痛发痒甚至溃疡时,由于下肢长时间高压淤血就会形成难治性溃烂,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另外,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浅静脉容易得血栓,这些血栓可能会蔓延到深静脉,而深静脉血栓脱落可能会随着静脉血液系统掉进肺部血管,引发肺栓塞导致心脏骤停,威胁生命安全。
张鸿坤教授建议,如果出现下肢静脉曲张一定要尽早就诊治疗。另外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具体可参照以下几点。不要久坐久站:
多活动小腿肌肉,避免长坐久立。久坐时:双腿要平行,不跷二郎腿、不盘腿,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长时间站立时:每隔15~20分钟交换一下支撑腿,过一段时间就踮脚、抬腿数次。保持体重:保持正常的体重,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防止便秘,日常不提重物过久。加强锻炼:每天快走15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快速行走时,小腿肌肉运动加大,有利于静脉回流。穿弹力袜:从事需要长期行走或站立职业的人群,高发人群比如像教师、营业员、厨师等久站人群,或者是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可以在工作时穿戴医用弹力袜。
原标题:《久坐久站当心“致命腿肿”!专家:静脉曲张全国患者超1亿,严重可致肺栓塞》
栏目主编:范兵 文字编辑:蒋萍
来源:作者:刘海波 王蕊 朱诗意
下一篇:全国4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