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俄罗斯商品馆成了时代的眼泪吗”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曾经以蓝底白字招牌和俄语歌曲吸引眼球的俄罗斯商品馆,正经历一场剧烈的行业洗牌。
俄罗斯商品馆 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摄
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杭州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已经走向闭店,仍在经营的也在大力促销。从遍地开花到大规模闭店,前后还不到一年,为何在如此短时间内,俄货热潮就已经退去?
此前,成都街头也出现了大量“俄罗斯商品馆”。今年1月,成都已立案查处2家“俄罗斯商品馆”。
“挂羊头卖狗肉”的俄罗斯商品馆因此一度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网友表示,刚开始买可能是觉得新鲜,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已经不觉得新鲜了,热度就降下来了。里面的商品售价普遍过高,“感觉自己被割韭菜了。”
杭州一家已闭店的俄罗斯商品馆的店长表示,去年年底以来,网上关于俄罗斯商品的评价一边倒地指向负面,严重影响店里的生意,这是闭店的主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俄罗斯商品馆疯狂的扩张更像是为挣快钱的短期狂欢,不少门店走的是高利润、赚一波快钱就走的商业模式。随着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落到品质上。
你买过俄罗斯商品馆的东西吗?对于闭店潮,你怎么看?欢迎来聊!
综合:钱江晚报、潮新闻、网友评论等
上一篇:古埃及金字塔的诗、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