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笤帚“扫”出了致富路
创始人
2025-07-22 12:22:31
0

转自:草原云

7月21日,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天气晴朗,微风习习,送来青草的芬芳。“走,编笤帚挣钱去喽!”清晨,村民韩艳波一声招呼,左邻右舍的姐妹们便热热闹闹地向村里的笤帚编织车间汇集。自这个家门口的“致富车间”投入使用,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道井子村村民韩艳波和乡亲们的生活便多了一份踏实的忙碌与喜悦。

7月21日,韩艳波展示编织好的笤帚苗产品。

“一天能编织完成30把左右成品笤帚,按每把保底利润5元计算,日均可增收150元。”韩艳波说。

文钟镇深挖本地资源,依托历史悠久的手工笤帚编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创新打造“企业供料+村民代工+统一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真正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技艺传承,点燃致富星火。近日,非遗传承人谷治国老师走进文钟镇,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笤帚编织技艺培训课,详细讲解了绑扎笤帚所需的高粱苗、麻绳等原材料的挑选门道,还现场手把手演示从选材、整理到精细绑扎的全套流程。村民们围拢观摩、认真记录、跃跃欲试。“以前总觉得绑笤帚是个力气活,真上手学了才知道,这里头讲究可多了,是个精细手艺!”参加培训的文钟村村民赵桂莲感慨。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学一门手艺,增一份收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7月21日,文钟镇村民在编织笤帚。

模式创新,解除后顾之忧。文钟镇创新推出“企业供料+代工回收”的订单式合作模式。企业免费提供所有原材料,村民无需垫付任何成本,同时,企业承诺对合格成品实行保底价统一回收,并依托成熟渠道销往义乌等全国各大市场,彻底解决了村民“做出来卖不掉”的最大心病。生产形式也极为灵活,村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村集体的集中加工点工作,或者领取材料回家制作。“这活儿太好了!在家门口,甚至就在家里炕头上就能干,挣钱的同时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比出去打工强太多了!”50岁的三道井子村村民杨树娟说。

产品升级,拓宽增收渠道。在稳固传统笤帚生产的基础上,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还积极引导村民探索产品多元化,提升附加值。村民们尝试利用边角料或精选材料,制作出精巧的小葫芦摆件、寓意吉祥的迷你笤帚挂件等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进一步打开了增收空间。目前,手工笤帚编织产业在文钟镇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人均月增收稳定在1500元以上,这把小小的笤帚“扫”开了村民的致富路。

一把把凝聚着匠心与汗水的手工笤帚,不仅绑出了产业振兴的“新希望”,更绑紧了文钟镇老百姓通往幸福生活的“好日子”。文钟镇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吸引更多失业人员、留守妇女、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与进来。同时,将紧密结合本土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深度开发笤帚编织的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价值,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承载着乡愁与智慧的非遗手工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塔娜

通讯员:陈秀俊

新闻编辑:郭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鹏工业过会:今年IPO过关第...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0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
李建辉已辞职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澎湃新闻消息,卷入“假院士”“假参事”事件的李建辉,辞去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以下...
在乌镇遇见上海书展!拓展长三角... (来源:上观新闻)漫步乌镇景区,从茶楼到染房,从酒店到民宿,从咖啡馆到餐吧,70多个阅读空间都藏着书...
蚊子练出“抗药Buff”,蚊子... 随着广州、佛山相继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国家疾控局日前将沪苏皖等11个省市列为Ⅱ类地区,提示具有一...
中国发布“双碳”五周年重要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8月15日,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
InXinjiang (67)... 2025年8月,美国何塞·利蒙舞蹈团来到新疆,参加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也是他们首次来到新...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 (来源:中工网)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个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伪装成科研机...
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这张老照片...
“新三样”领跑、航线频增!我国... (来源:中国水运报)转自:中国水运报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
重庆巫山县发生一起危岩崩塌,提... 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8月15日,重庆巫山县大溪乡平槽村1组垮岩子危岩发生崩塌灾情,因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