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在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货车司机们风雨无阻地穿梭,保障着城市的便捷运转。为了给这些辛勤奔波的“城市摆渡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歇脚充电的地方,宝应县陆续建成300余个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
走进位于宝应县吾悦广场的服务站点,快递员老张正熟练地给水杯接满水,顺便给快没电的手机充上电。“以前送单间隙,只能在路边树荫下、银行台阶上凑合坐会儿。现在好了,这里有空调、有热水、有座椅,还能给手机充电、上厕所,真是方便多了。”像老张这样的快递员、骑手,最需要的就是这些基础但贴心的服务,安全饮水、手机充电、应急药箱、避暑取暖、临时休息、应急如厕。站点把这些“关键小事”都想到了,解了大家工作中的燃眉之急。
站点守护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健康。在宝应金源商圈的“小哥药房”里,外卖骑手小李对站点的应急药箱印象深刻。有次送餐途中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擦破了皮。“当时急着送单,也没顾上处理。后来取餐经过这个站点,看到有药箱,就进去用碘伏和创可贴简单处理了一下,站点备着这些常用药,真的很实用。”除了应急药品,不少站点还定期联系社区医院或志愿者,开展免费量血压、健康咨询甚至义务理发等活动。据统计,全县这些站点运行以来,已经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过2万人次。
不懂政策有人讲,遇到困难有人管。在安宜镇白田社区的服务站点,“助新课堂”很受欢迎。快递员王大姐就是这里的常客。“以前像社保怎么查、医保怎么用这些事,自己搞不太清楚,感觉政策离我们挺远的。现在站点有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心里踏实多了。”王大姐说。这些课堂内容很实在,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知识普及、职业技能提升、心理压力疏导等等,让劳动者在忙碌之余也能及时“充充电”。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站点也能提供有力的支持。货车司机王师傅就深有体会,他曾遇到物流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心里很憋屈但又不知道怎么办。后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一家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求助。“工作人员很重视,帮我联系了驻点的法律援助志愿者。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拿到了所有款项!”宝应县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明白人辅导站,在新就业群体集中村(社区)设立“新”愿征集点,在县法援中心和县人事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服务平台,为“两新”群体提供双轨制立案服务,对符合法援受理范围的新就业群体案件,做到有案必立,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三优先”服务。
服务有温度,回馈有行动。站点提供的温暖,也激发着新就业群体服务社区的热情。在苏中社区,一群常去附近站点休息的外卖骑手组成了“先锋服务队”,与辖区网格员、微网格员一起化身“文明宣传员”“卫生巡查员”“隐患排查员”,他们利用每天走街串巷、熟悉社区情况的优势,在送餐途中帮忙留意安全隐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社区报告,截至目前已提供消防通道堵塞、井盖破损等有效线索300余条。
一杯热水、一个充电口、一句耐心的解答、一次有效的帮助,传递的是城市的关怀与温度。“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新就业群体,平时看得到人,有事找得到人!”宝应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宝组宣
上一篇:我省迎峰度夏再添“绿色动能”
下一篇:《老单游京西》第二季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