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地产基金百人会)
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有任何学习金融管理产品知识都是不会放过的,今天就带着大家了解下信托产品。
信托是一种基于信任的法律安排,由委托人将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运用这些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忠人之事”。
信托的主要种类繁多:以下是基于信托目的,委托人性质,受益人性质,信托财产类型,受托人职责以及设立方式的分类
1.按信托目的分类:
私益信托:为特定自然人或法人的利益设立(最常见)。
公益信托(慈善信托):为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济困等公共利益目的设立。
2.按委托人性质分类:
个人信托:由自然人作为委托人设立(如家族信托、遗嘱信托)。
法人信托:由公司、机构等法人作为委托人设立(如员工持股信托、养老金信托)。
3.按受益人性质分类:
自益信托:委托人和受益人是同一人。
他益信托:委托人和受益人是不同的人(如父母为子女设立的信托)。
宣示信托:委托人宣布自己为特定财产受托人,为他人利益持有(较少见)。
4.按信托财产类型分类:
资金信托:信托财产是货币资金(最常见)。
动产信托:信托财产是机器设备、车辆等动产。
不动产信托:信托财产是土地、房屋等不动产。
有价证券信托:信托财产是股票、债券等。
财产权信托:信托财产是股权收益权、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其他:艺术品信托、珠宝信托等。
5. 按受托人职责性质分类:
主动管理信托:受托人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积极管理运用信托财产。事务管理信托(被动信托):受托人主要执行委托人的具体指令,管理职责相对被动(如股权代持、遗嘱执行)。
6. 按设立方式分类:
合同信托(生前信托):通过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信托合同设立。
遗嘱信托:通过委托人的遗嘱设立,在委托人去世后生效。
我们常见的信托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理财信托,一种是家族信托。
1.理财信托(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信托公司发行的、主要目的是投资增值的标准化、集合化、主动管理型金融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进行投资。
2.家族信托:是超高净值家庭为了实现财富保护、传承、管理和隐私等综合目标而设立的高度定制化、长期性、服务型的信托安排,核心是传家而非简单的赚钱。简单来说:理财信托更像是“买产品赚钱”,而家族信托则是“设架构传家”。
人们认为能够隔离风险的信托,通常指的是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是一种法律架构。 它指的是,自然人或家庭委托信托公司,设计一套法律架构,来保护、管理和传承家庭财富。这套架构里有不同的机制,有的管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有的还可能管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事业等等。
举个例子: 王富贵给儿子王小贵做了个家族信托,规定说,这笔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领域做投资。王小贵日常只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费,考上高中、大学、研究生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奖学金,跟本国人结婚生活费翻3倍,婚后生三个孩子生活费翻10倍,创业能领一笔创业基金,接手家族企业则重金奖励,等等等等。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励儿子上进、走上家族期待的道路。
那么,家族信托所谓的“风险隔离”又是怎么回事? 这跟不同法律体系里对家族信托的独立共识有关系。 在各国各地的法律体系里,家族信托财产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财富。所谓的“独立”,指的是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风险变故。委托人和受托人,如果遭遇了负债、离婚、诉讼、死亡,以及解散、破产等等变故,在资产被瓜分、被清算的时候,哪怕是债主,也不能动用信托财产。
这样一来,家族信托的存在就像在家族财产与风险之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来保护家族的长期财务安全和稳定。这是豪门家族对它青睐有加的原因。 既然如此,按照正常的信托架构,管18亿美元的汇丰银行只有接收到了信托产品管理人的转账指令,才可以转账。
那为什么宗馥莉又可以从三位弟妹的信托资产里,抽走110万美元呢?
根据财富管理专家以及法律圈的各种分析,得出这样一个揣测性的解释,强调一下,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首先,宗庆后给到三位非婚生子的家族信托架构,其实还没有完成搭建,所以18亿美元资金还在委托人开设的银行账户里,没有转入信托账户当中。
其次,这个家族信托的委托人,也大概率不是宗庆后本人,而是一个离岸SPV公司,也就是特殊目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设定很可能是,它逐年获得娃哈哈集团的分红,再把分红注入信托账户,等攒够了21亿美元这个约定规模,才把账户管理权移交给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启动正式运营。
而目前,这笔资金只攒了18亿美元,账户管理权还在SPV公司里。 这个逻辑也就解释了这18亿美元资金能够出境的原因。
如果SPV公司在内地设立有对应的子公司,通过内地子公司来获得娃哈哈集团的分红,再经过内地审计确认,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股息红利预提所得税,在报备之后,就能合法合规地转出境外。
再次,在这种情况下,宗庆后去世后,按照2023年那份遗嘱,海外资产全给了大女儿宗馥莉,当然也就包括这家SPV公司。
那么,这样看来,宗馥莉是有权叫停剩下的3亿美元支付,并凭借SPV公司对信托账户的实际控制权,向外转钱。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是: 这个家族信托的委托人是一个类似长老会的组织。
宗馥莉只要搞定长老会,让自己成为这个信托的新委托人,就能修改支付规则,甚至信托资产的受益规则,把这18亿美元从家族信托财产变成了娃哈哈集团的“海外拓展储备金”。
不管事情的原委是不是真如我们猜测的,到这里,我们都学到了两件事:
第一,家族信托架构在搭建完成之前,是可以被人为穿透的。
第二,家族信托的“委托人”身份无法继承,但通过制度设计,可以实现控制权的变更。
这场宗氏遗产争夺战里,出现了一个几个问题:信托不是号称最能隔离风险的金融产品吗?为什么宗馥莉说动就能动?它独立性何在?
原告声称,宗庆后早在2003年就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了信托,承诺通过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分红,给这三名子女每人7亿美元,,宗庆后当年要求下属协助设立信托的时候,因为资金不足,还指示过助理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而直到2024年初宗庆后去世,这个账户的金额只攒了大概18亿美元,还有3亿美元没能到位。
信托资金没凑齐不算,2024年5月,也就是宗庆后去世3个月后,还有一笔钱从这个账户里转出去了——相比信托总额,这笔钱不多,110万美元,但这个信号意义很吓人:宗馥莉不但能阻止娃哈哈继续往信托账户里注资,还能把已经进账的钱再抽走。
于是,三位原告赶紧在香港法院申请了禁制令,要求冻结这个汇丰账户,阻止身在内地的宗馥莉动用这笔父亲留给自己的信托资产。
基于这些陈述,原告律师在法庭上要求宗馥莉履行父亲遗嘱,支付资产利息,并赔偿资金转移造成的损失。
而宗馥莉方面也强势地给出了反击。宗馥莉律师当庭表示,“不认可原告证据”,质疑原告给出的邮件截图和录音的真实性,申请了笔迹鉴定。
并强调说,宗馥莉从未接到过父亲的相关指示,也不知道人民币兑换来源。更关键的是,宗馥莉团队还提交了一份宗庆后在2020年设立的遗嘱的副本,声称宗庆后当时已经明确把境外全部资产留给了她一个人。
这句话言下之意是,按照宗庆后的遗嘱,汇丰账户里的18亿美元也是宗馥莉的。
宗馥莉团队还说,从汇丰账户转出的110万美元,是用来支付娃哈哈越南子公司设备采购尾款的,并提交了娃哈哈集团的2023年海外预算,以及相关的合同与发票来当作证据。
宗馥莉的律师强调,这笔钱来自“海外拓展储备金”,属于公司业务支出,不属于遗产信托资产。
宗馥莉方面主张,汇丰账户里的18亿美元,根本不是宗家的什么信托资产,而是娃哈哈集团的“海外拓展储备金”。
截至目前,香港法院对这起诉讼的审理已经完毕,但法官要延后两月才能给出裁决,先等杭州法院的DNA比对结果。而杭州法院,当前还只进展到证据交换工作阶段,还没有确定开庭日期。
所以接下来两个月,这场宗氏财富纠纷的走向,要么是双方和解,要么是看DNA检测能否顺利进行。
为什么DNA检测这么关键呢?因为根据中国《民法典》第1071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这也可以解释,三名原告为什么在宗庆后生前身后极尽低调,连追悼会似乎都没有出现,却在当下主动要求做DNA鉴定。
只要跟宗庆后的亲子关系得到确认,那在原则上,三位非婚生子有更大的主动权。
下一篇:文言文翻译《鸬鹚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