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万宁市检察院检察官走访黄海文(右二)。
“海南万宁地理位置好,咖啡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有完整的咖啡产业体系,还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产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些优势,都有利于万宁打造咖啡新型国际专业市场。”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行政后勤部后勤主管黄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兴隆咖啡厂旁,太阳河静静流淌。1953年,兴隆华侨农场(太阳河)咖啡厂在河边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咖啡厂。如今,这条承载着无数归侨记忆的太阳河,依然默默地成就和陪伴着家喻户晓的兴隆咖啡。
“每次看到游客买走印着‘太阳河’的咖啡礼盒,我就想起30年前老师傅们炒豆子的场景。”黄海文抚摸着咖啡罐上的商标,眼神坚定,“让海南万宁兴隆咖啡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咖啡认识海南,这就是我履职的初心。”
从“一粒咖啡豆”到“一杯醇香咖啡”,咖啡的热气中,藏着一个人、一个产业30多年的奋斗故事。1992年,黄海文进入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从技术工到化验员,再到车间主任、副厂长,她的职业生涯,和兴隆咖啡的蜕变紧密相连。
如今,兴隆咖啡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口味从单一的纯咖啡,衍生出斑兰、椰香等创新口味,还开发出文创咖啡杯、咖啡庄园体验游等新业态,让一杯咖啡好喝又“好玩”。在黄海文眼里,咖啡产业的升级,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她提议将咖啡生豆纳入自贸港“零关税”正面清单。在国家、省委、省政府等各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今年1月,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调整,咖啡生豆被正式列入清单。
黄海文算了笔账:咖啡生豆列入自贸港“零关税”正面清单后,企业按1000吨产能、100%使用巴西咖啡豆、每吨3万元来算,能免关税240万元。“政策红利让海南咖啡企业轻装上阵,更有底气走向世界。”她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海文的眼光不局限于咖啡园。前两年全国两会,她提交的支持万宁小海生态治理、推进兴隆体育旅游康养文化产业园建设、支持海南冲浪产业发展等建议,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应。
翻开黄海文的履职记录本,上面记满了群众诉求:华侨农场退休职工的社保衔接、咖啡种植户的补贴政策、乡镇医院的医疗资源……乡亲们的这些“民生小事”,只要跟黄海文反映,她都认真对待,总说:“关注民生,是我的职责。”
2024年2月5日,海南国际咖啡交易运营中心在万宁成立。这个消息让黄海文很振奋。2023年全国两会,她提交了在万宁市建设咖啡新型国际专业市场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审批,在万宁设立咖啡国际交易场所。
黄海文清楚记得,2007年,兴隆咖啡被国家原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获得原农业部认证颁发的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2021年,列入“中欧100+100”国际互保地理标志产品,还成功申请注册“兴隆咖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看着兴隆咖啡品牌不断取得新成就,黄海文特别自豪。多年实践也让她明白,咖啡品牌要提升竞争力,就得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融入世界舞台。
“越南和马来西亚是我国重要的咖啡进口市场。海南西临越南、南望马来西亚,是天然的大型线上线下咖啡交易中转站。”黄海文向记者介绍。
过去几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海文认真履职,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她不仅深入基层宣讲全国两会精神,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专题调研、视察、培训活动,还主动走访基层单位,收集社情民意。
“经过这几年锻炼,今年我感觉自己更成熟了。我会切实发挥好代表作用,把人民的声音传递好。”作为“侨二代”,黄海文从小在兴隆华侨农场长大。心里装着家园发展的她,今年把目光投向了垦区人居环境整治,准备围绕这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黄海文还提到,检察机关在助推经济发展和企业建设上贡献很大。2020年4月,是公司生产最困难的时候,海南省万宁市检察院检察官到公司调研复工复产情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今三年过去,公司完成了现代化升级改造,兴隆咖啡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越做越强,发展势头很好。她感谢检察机关一直以来在维护企业权益、保障企业发展等方面做的工作。
谈到对检察机关的期待,黄海文希望,检察机关能激发检察技术创新活力,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快速捕捉监督线索,用科技化、数字化手段为检察办案监督提效。她同时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发挥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做好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在服务大局、公正司法中展现检察担当,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下一篇:清凉一夏 情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