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牟元媛)7月15日清晨,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乡田坝村党支部书记张怀刚起了个大早,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开始每周二、周五常态化环境卫生整治。见此,村民也纷纷提着扫帚加入清扫队伍。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杨鑫满脸笑意,“以前村里垃圾乱丢,现在大家都有了环保意识,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主动捡起来。”
田坝村干群意识的转变秘诀藏在“三好”机制中。
“‘三好’就是好村规、好队伍、好奖惩。”张怀刚告诉记者。制度制定之前,村里8名包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把群众会开到院坝田间,依次到各村民组召开群众会,让村民挑毛病、找问题,自己定村规、自己来履行,最终提炼成朗朗上口的20句公约。
田坝村还整合低保户、保洁员、护林员等力量,设立专门小组,及时主动了解村民家庭情况,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纠纷。
村规立了,队伍建了,如何让治理动能持久?“好的奖惩措施是关键一环。”张怀刚介绍,田坝村创新推出了“积分兑换超市”,让文明行为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市价”。同时,村里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细则,将环境卫生整治、“门前三包”落实、公共区域保洁等作为重点,每月督导打分,季度累计排名。
从一纸村规到全民参与,从矛盾纠纷频发到家和邻睦,从环境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田坝村“三好”机制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促进了邻里和谐。
上一篇:韩国连日暴雨致14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