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亲测一周瘦4公斤”“坐着也能减肥”……在减肥领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宣传话术标语。这些反科学话术,实为商家营销施放的“糖衣炮弹”。7月17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减肥产品消费安全提醒,提醒减肥人士要注意甄别宣传话术标语,看清“美丽陷阱”。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购买减肥类产品时,选择持证经营的大型商超、正规网购平台等官方授权通道。警惕公域低价引流至私域交易,如朋友圈、陌生链接等非正规销售渠道,此类路径售后无保障、维权难度大。要注意查看标签,选购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的保健食品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蓝帽子”标识,体重管理类药品要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购买相关医疗器械产品要查看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确保产品合法合规。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核实相关信息真伪。
虚假宣传是减肥违法广告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商家用夸张的话术进行产品包装,实则利用信息差误导消费者,甚至有“团队”演绎“专家”进行伪造宣传,让不少消费者“踩雷”。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以下4点:认真查看产品信息,注意产品标签、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及说明书,检查是否有非法添加物;甄别宣传话术标语,注意“亲测一周瘦4公斤”“坐着也能减肥”等反科学话术;注意产品的认证证书,要求商家出示有效的权威证明文件;注意甄别刷评、真人体验报告等“好评”,以免失去正确判断,被误导跟风。
过度使用减肥类产品存在健康风险。减肥类产品并非捷径,其效果因人而异,使用不规范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要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用并尽快就医,同时妥善保留产品样本及相关购买凭证,以备后续检测与维权之需;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原则上不建议自行使用减肥类产品,如确有必要使用,必须在医师或注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下一篇:买了佛轮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