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 李玉梅
在政策牵引、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制造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从局部突破逐步迈向系统跃升。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流程深度融合,推动数字要素持续向制造企业集聚,助力我国制造业在关键节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制造业数字化呈现出政策协同推进、区域与企业差异化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以及新产品新模式持续涌现等特征,构建出多层次、全方位的转型格局。
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加速融入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等核心环节,不仅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升级,也催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在新产品领域,软硬件一体化与网络互联趋势愈发明显,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车联网等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快速普及,重塑制造业产品形态与市场格局。在新业态方面,服务型制造模式(“产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落地,共享制造(生产线、设备资源共享)蓬勃发展,推动制造资源高效配置,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在新模式方面,智能制造(无人工厂、黑灯工厂)、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高效联动)以及个性化定制(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创新模式广泛应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同时,制造业新场景不断拓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融合创新成为增长热点,“人工智能+物联网”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升智慧运维能力;“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则让生产过程更加透明智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已超4500家,完成备案并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突破6亿。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正加速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据《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李存山:一家三代四人从戎
下一篇: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