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高慧
夏日是草原的季节。7月20日15:35,刚从高铁G516次列车下来的湖北旅客王先生难掩兴奋:“以前总想来草原看看,听到高铁可以从武汉直达呼和浩特后,今年夏天直接坐着高铁到草原!”说罢王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沿途拍摄的美景。“从江汉平原到塞外草原,地貌变化太震撼了,这一路本身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希望两地的朋友都能坐着火车感受一下!”王先生说。
7月1日起实行新列车运行图后,内蒙古的“高铁版图”继续扩大。依托集大原高铁,内蒙古与湖北两省区间首次开行高铁动车组列车。早上热干面,晚上手把肉,蒙鄂两地的美食实现了“同日打卡”。
2024年12月31日,由内蒙古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集大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此内蒙古深度融入国家高铁网。目前,从内蒙古中西部始发的高铁和动车组列车已实现直达北京、上海、四川等15个省和直辖市。
以往从乌兰察布前往上海,如果选择铁路出行,需耗时超20小时。现在通过集大原高铁接续其他高铁线路,最短行程可压缩至8小时以内。运行半年以来,集大原高铁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目前已累计发送旅客超161万人次。
集大原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经济带。便捷的高铁运输不仅助力草原特产运输延伸至全国各地,带动农畜产品快速增值、助力医药企业完善服务链条,同时也促进与物流相关的仓储、包装、配送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中铁快运呼和浩特分公司营运部主任周斌介绍:“集大原高铁通车后,我们利用呼和浩特、包头至太原、郑州、杭州、西安、重庆等地新增的高铁载客动车组,将特色生鲜和高端医药产品急速运送到千家万户,实现千里跨城运输当日达。”
与此同时,集大原高铁串联起内蒙古敕勒川草原、辉腾锡勒草原、乌兰哈达火山和山西云冈石窟、应县木塔等众多文旅资源,与华中、华东地区丰富的旅游线路形成互补,吸引大量游客跨区域流动。自集大原高铁开通以来,沿线景区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也迎来发展黄金期。呼和浩特市2025年1—6月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8.45%,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4.43%。乌兰察布市2025年1—6月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6.23%,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14.25%。
如今,这条全长30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铁路干线,凭借与全国高铁网络的紧密连接,让内蒙古的优质农畜产品、特色文旅资源得以更高效地输送至华中、华东等消费市场,不仅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深度激活了区域的流通速度,更以强大的辐射效应,进一步打通了内蒙古与华中、华东等全国主要经济区的快速通道。
据了解,下一步,内蒙古将在继续加强集大原高铁运营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包银高铁包惠段建成通车和银巴支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包鄂榆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完善内蒙古高铁网络,使其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腾飞、提升民生福祉的强大引擎。